千里共婵娟

我根据苏东坡《水调歌头》中“千里共婵娟”一句词,写了上面一段话,旨在想为前天、昨天我经历的一件事做铺垫;前天、昨天发生的这件事,又都与月亮有关,也与两地相隔千里有关。
昨天(12月17日)上午,我在朋友圈看到在上海工作的侄女小燕发来的一则帖子。帖子写道:“即将破晓的冬至的月亮,羞了街旁的璀璨”。在这行字下面,附发了一张她拍下的照片(见附图3)。然后在“评论”栏里写下了一段话:“冬月十六(阳历12月16日)17:40,巨大的月,如车冠。抬头看到它,还以为月亮在坠落,世界末日逼近……好不容易早下班一次,内心……”
我看完侄女小燕写的文字和发来的图片,立刻想起了与她同一天(阳历12月16日,阴历十一月十六日 )的清早,我在西安太古里广场晨练时,于7点48分拍下了还未下落地平线的月亮(见附图1)。我当初拍摄这张照片的初衷,是想再拍一张初升太阳的照片,然后把两者同框,显现“日月同晖”的美景。结果,因高楼遮挡,拍下的照片看不到太阳,只看到一片朝霞(见附图2),只能以遗憾告终。
回到家里,我把清早拍的没有下落地平线的月亮照片发给侄女小燕。她收到后很高兴,在给我的微信里写道:“哈哈,真是巧了,跟二伯一早一晚拍月亮!”
正如侄女说的“真是巧了”。是很巧!我们俩,不约而同地在同一天时间,一伯一侄,一老一少,一北(西安)一南(上海),一早一晚,在千里之外,分别拍摄挂在天上的月亮。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也姑且引用苏东坡写下的流行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