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斯彤
斯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620
  • 关注人气: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小看“标点符号”的作用

(2024-12-01 05:50:47)


 

根据1995年国家技术监督局《标点符号用法》规定,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其中“点号”7,“标号”9种。“点号”又细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 3种: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 4种: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9种:引号(包括单、双)、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包括单、双)、专名号。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但遗憾的是,有些人不会用、或不重视、不习惯用标点符号,因而写出的文字,让人阅读不畅,甚至产生误读。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10个字,出自清朝人赵恬养编写的《增订解人颐新集》。这10个字,据说是宋朝时候苏东坡和苏小妹之间比拼智慧的一道题。这10个字,就是因为没用标点,可以出现多种解读。我上小学五年级时,语文老师就曾用这10个字为例,说明标点符号的重要性。不同的用法,会出现不同的含义。比如:1.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2.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3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4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5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6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行没有标点的10个字,加上标点,可以演绎出不同的意思,从中不难看出标点的重要性。

我在网上看到过一则“趣闻”: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写完《悲惨世界》后,给出版社发了一份只有一个问号“?”的电报,意思是说:我这本小说能出版吗?不久,出版社的编辑给雨果回了一份只有一个感叹号的电报,意思是说,小说写得非常好,可以出版!雨果看到电报后,知道了这部巨著将付梓出版。双方各用一个标点,就说清了一件事,标点的作用真不小!

还是在网上,我看到清朝末年,一位书法家为慈禧太后题诗时漏掉了一个字,但通过巧妙地使用标点符号重新断句,成功避免了惩罚。慈禧太后让书法家题写的诗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料,书法家误漏一个”间”字.慈禧太后看了不高兴,认为书法家没有学识,要给他定罪。这时,书法家急中生智,说是用王之涣的诗填的词,并当场念出来:“黄河远上,白云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慈禧听了后,不再责怪书法家,还觉得比原来的七绝还好。

几年前的端午节前夕,我的一位曾经的学生,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他写的一首诗。一开头,他写道:“遍插茱萸驱秽气。”我看到后,就告诉他,“遍插茱萸”是重阳节时的习俗;端午节时,不插茱萸,而是挂艾草、挂菖蒲。我的朋友很虚心,马上用微信回复我:“老师写错了”!我理解他的意思,他想表达的是:“老师,我写错了”!但是因为没有在“老师”之后加上一个逗号(,),并且少写一个“我”字,就产生了歧义。让人一看,写错的不是别人,而是老师!

综上所述,我们不要小看标点符号,要学习它,要学好它,要习惯用它,让它为你所用。初学的人,起码要学会用“逗号”,哪怕一“逗”到底,能把句子断开,也比一个标点都不用要好些。

不要小看“标点符号”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