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2024-11-29 05:51:29)


   很早以前,我就听说过“筋长一寸,寿延十年”的说法。昨天(1128日)早上,我在“安仁坊遗址展示馆”前约1.2米高的矮墙上“压腿”时,一位60岁左右的陌生人走到我跟前说:“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说完就走了。他这么一说,联系到过去听到的类似这样的说法,就引起我的思考:“筋长一寸”怎么会导致“寿延十年?”

我没有查到“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这个说法的出处,但看到过《黄帝内经.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关于“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记载。这句话的含义,据一些学者的解释是:骨骼端正、筋脉柔顺是身体健康的基础;骨骼端正,筋脉柔顺,气血才能流畅,预防疾病。如果骨骼不正、筋脉不柔,会导致气血不畅,进而引发各种疾病。由此可以认为,“筋长一寸”,虽然不可能“寿延十年”,但能带来健身效果,是不容置疑的,与《黄帝内经》提到的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虽是一个民间传说,但有其医学依据的养生理念。

“筋”是什么?据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运动保健专家李靖副教授介绍说,中医把人的皮、肉、筋、骨、脉称为五体。现代医学所说的软组织就类似于筋的范畴。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中 国传统的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以及各门派的武术,还是现代各项竞技运动,甚至近年流行的瑜伽,都重视拉筋,重视柔韧训练。

健身气功中的“易筋经,讲的是通过锻炼,用以改变、变化筋骨的方法。具体来说,是通过锻炼来改变、变化的意思;是指连接骨、肉和骨与骨之间的韧带、软组织、行气的经络。“易筋经”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呼吸配合,改善肌肉、骨骼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益寿延年。据史籍记载,易筋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最初是道家导引术,后来在唐宋年间传入少林寺,成为僧人们打坐参禅之余的健身功法。“易筋经”的动作设计,多以仿效古代劳动姿势为主,强调通过形体屈伸、俯仰、扭转等动作来达到伸筋拔骨的效果,从而促进全身经络、气血的通畅,增强肌肉、韧带的弹性和收缩能力(见附图)

医学界认为,伴随年龄增长,筋的柔韧性就会慢慢“滑坡”,老年人的弯腰驼背、腿脚僵硬,其实就是筋的柔韧性受损的表现,中医叫“筋缩”。人老了就会弯腰驼背,手上、脚上出现“筋疙瘩”,按上去隐隐作痛,这被中医称作“筋结”,其实是筋缩的症状。日常久坐会筋脉劳损、肢体僵硬,所以久坐族、低头族最容易有筋缩问题。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现代社会低头族、久坐族随处可见,中青年人甚至学生群体筋脉劳损、肢体僵硬等筋缩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重视柔韧练习(有人叫拔筋),非常重要。

医学界认为,老年人的关节囊、韧带、肌腱等组织因逐渐老化,会导致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柔韧性变差,容易发生跌倒,而跌倒后发生骨折的概率及致残率会显著增加。通过柔韧性练习,可以扩大关节的活动幅度,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减少跌倒风险。柔韧性锻炼通过拉伸肌肉和韧带,可以延缓肌肉韧带的衰老,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延缓皮肤松弛。这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年轻状态,减少因衰老带来的身体不适。经常进行柔韧性锻炼的老年人,不仅能使身体保持较好的柔韧性,还能在生活中动作更加灵活,减少肩、膝、腰等关节的扭伤,降低运动系统疾病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这仅仅是一个民间传说,或者说是对“拔筋”效果的一种夸大。但经常做柔韧练习,的确可以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减少跌倒和运动损伤风险,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也就是国内养生专家积极呼吁老年人在重视力量练习的同时,要重视柔韧练习的原因所在。我退休后的30多年,能不间断地坚持柔韧练习,收到了效果。例如:身板还没有弯屈,四肢还不显僵硬,走路、穿鞋、穿袜,还比较轻松自如……老年朋友,练练柔韧吧!

也谈“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也谈“筋长一寸,寿延十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