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又双叒叕”

10年前,我第一次见到“又双叒叕”这个词组时,有两个字不认识,也就不明白这个词组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后来看了有关介绍文章,才知道这是一组网络语,源自2012年12月17日晚间,日本《朝日新闻》(中文网)发布的一条微博:“我们又双叒叕要换首相了。”这条微博发出后,迅速在网上走红(包括在中国),两个小时就被转发了9000多次。“走红”的原因,是因为这条微博巧妙地利用了汉字中会意字的构造方法,通过重复使用“又”字来表达对日本频繁更换首相的无奈情绪,从而引发了“又双叒叕”这一表达方式的流行。
“又双叒叕”的读音是yòu(又) shung(双) ruò(若) zhuó(酌)。这四个字的本意与词语的意思并无关联,只是因为每个词都由“又”字组成,而且不断增加,递进到10个“又”字同时出现,让人对再次发生的事情有了一个很直观的感触,体现事情发生的频繁程度。
现在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叒”字和“叕”字的本义。
古书上说,“叒”是一个会意字,“二又为友,三又为叒,所助者多,故为顺也”。 “二又为友”,指的是两个“又”字组成的“双”字,可以理解为成双成对的朋友关系;“三又为叒”,指的是三个“又”字组成的“叒”字,在古文中表示同心同德,彼此可以相辅相成; “所助者多,故为顺也”,则强调了这种关系带来的帮助和支持是多方面的,因此一切都会顺利。《新华字典》的解释是,“叒”,表示“一起、同时”的意思。“叒”字常用于表示“一起行动、同时完成某项工作”等意思。例如:叒兴(一起热闹)、叒力(一起努力)、叒协(协同合作).、叒学(共同学习)等。
在汉字中,“又”表示重复、再次的意思,而三个“又”的“叒”,则表示众多、频繁的意思。因此,“叒”这个字,常常被用来寓意繁荣、兴旺、众多等美好的含义。有人把“叒”作为名字,有着独特的寓意,它可以表达出一个人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能够不断地追求进步和成长;同时,“叒”也寓意着一个人具有广泛的人脉和社交能力,能够与众多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取名时,如果用叒+熙、用叒+煊、用叒+霖、用叒+琪,都是不错的选择。
现在谈谈由四个“又”字组成的“叕”。“叕” 字的基本字义是“连缀”的意思,表示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连接在一起。在古代文献中,“叕”也用来表示“短,不足”,如“圣人之思脩,愚人之思叕”。 在网络用语中,“叕”与其他汉字组合,形成“又双叒叕”等词语,用来强调某一事物频繁发生或重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例如,“我已经又双叒叕告诉你们了,不要把垃圾扔在地上。” 这种用法通过重复的“又”字,表达了极度的夸张和强调效果。“叕”是一个多音字,分别读作zhuó、y、lì、jué等,但基本字义是“连缀”。“叕”的字形,就像四个“又”紧紧相连,仿佛代表着一种连续不断、源远流长的力量;也让人联想到古人对于连绵不绝、生生不息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一个“又”读作“又”,两个“又”读作“双”, “二又为友” (双),好似成双成对的朋友;三个“又”为“叒”ruò,所得到的帮助多,办事很顺利,同心同德,彼此相辅相成。“叕”呢,它有四个读音,常用的读音为“zhuó”,有连缀,连续,联结的意思。“又”、“双”、“叒”、“叕”这四个原本孤立的,毫不相干的汉字,就因为它们的“又”字多,强行把它们组合成“又双叒叕”,反而成了风靡网络的词语。甚至一些官方媒体也赶潮流使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