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苹果(上)

我很少逛街购物。大前天(9月8日),我在朋友圈里看到张君发的一则帖子《洛川好苹果上市啦!》如果不看这帖子,我真还不知道陕西苹果已经上市了。
陕西产的水果很多,比一般外地人想象的要多得多,从春夏到秋冬,一茬接一茬,吃个不完。从4月份开始,先是樱桃、草莓,接着是杏、李、桃、梨、枣、葡萄、橘子、猕猴桃、青皮核桃……一晃眼,8月还没有完,苹果也上市了!陕西水果的品种,不如南方一些省(区)那样多,但有些水果,比如猕猴桃和苹果,无论在产量上或者在质量上,与全国其他各省、市、自治区相比,则有过之而无不及,陕西都居鳌头。有关猕猴桃的事,我已经在9月8日写的《猕猴桃之乡:周至》(博文)介绍过了,今天就以《陕西苹果》为题,谈谈陕西的苹果。
世界上有四大水果,分别是苹果、葡萄、柑橘、香蕉,其中苹果是四大水果之冠。据介绍,苹果原产欧洲中部、伊朗北部、俄罗斯高加索南部一带。现代汉语所说的“苹果”一词,据说是来源于梵语,为古印度佛经中所说的一种水果,最早被称为“频婆”,后被汉语借用,并有“平波”、“苹(蘋)婆”等写法,到了明朝,才有“苹果”这个词汇。网上说,中国古代有林檎、柰(音nai
四声)、花红等水果,被认为是中国的土生苹果。西汉汉武帝时,皇家花园上林苑曾栽培有林檎和柰,但大多用于熏香衣裳,或作为香囊,很少食用。后来,林檎、柰等所谓的土苹果,被确认为是沙果,真正意义上的苹果是元朝时期从中亚地区传入中国的。
学者说,苹果喜光、耐寒、要求较冷凉及干燥的气候,不耐瘠薄,适生于土质疏松、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的砂质壤土。陕西渭北和陕北地带,就具有这样的苹果生长条件,以及符合生产优质苹果的气象指标,包括海拔高、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几十年来,陕西省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科技支撑下,已经拥有渭北到陕北的大片标准化果园。这些果园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确保了苹果的高品质。全省有200万户果农和近1000万从业人员,共同享受着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红利。当下,陕西苹果的产量和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第一。陕西苹果是全球知名品牌,被誉为国礼,苹果品质居全国第一。陕西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是全球集中连片种植苹果最大区域。国际园艺学会主席罗狄克·德鲁说,陕西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陕西苹果产量约占中国的四分之一、世界的七分之一。全球每7个苹果中就有一个来自陕西。独特的自然条件,造就了陕西苹果“色泽艳丽、角质层厚、果肉香脆、酸甜适度、耐贮运”的品质特征。
有学者说,陕西是苹果文化的领跑者,已将苹果文化融入到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陕西苹果主产区洛川,国内首座苹果博览馆已于2011年建成并对外正式开放,2022年11月,入选2021-2025年度第一批补充认定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据介绍,苹果博览馆设计为序厅、苹果之源、苹果之韵、苹果之本、苹果之都、苹果之歌、苹果之愿及休闲互动区8个篇章,通过多种元素,突出黄土文化、苹果文化、苹果品牌,采取图片、文字、实物等相结合的方式,将苹果的起源、苹果文化、洛川苹果产业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远景发展目标等全面展现给观众。通过立体、平面等形式,使博览馆集知识性、文化性、历史性、趣味性、观赏性、参与性、教育性于一体,实现洛川地域文化和苹果文化全方位的展现和宣传。限于篇幅,有关陕西十大苹果产地、陕西苹果哪个地方产的好吃等内容,将在明天继续介绍。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