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搬砖健身的陶侃将军

(2024-08-27 05:00:18)


 

    陶侃公元259年-公元334年),字士衡(一作士行),原籍鄱阳郡鄱阳县(今江西省鄱阳县),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据介绍,陶侃出身寒门,却因平定叛乱有功而升为太尉,并都督八州诸军事并任荆、江二州刺史。荆州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划,位于今天的湖北省境内。荆州在陶侃的治理下,实现了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路不拾遗的治理成果,这表明他在荆州的政治和军事管理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晋书·陶侃传》记载: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音pi四声,砖)于斋外,暮运于斋内。就是说,陶侃在荆州做刺史时,每天早上将100块砖搬到房子外面,晚上从房子外面再搬回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担心自己因为安逸生活会荒废身体,独创搬砖健身法 搬砖看似简单,却是一项有效的健身方法。运动学专家认为,搬砖可锻炼力量、耐力、协调性和平衡感;这一运动能消耗大量热量,有助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预防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同时,还可刺激骨骼肌生长,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陶侃的这种不懈怠、持之以恒的搬砖精神,对于现代人来说,同样具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据考证,陶侃

是有历史记载的武将健身第一人。陶侃搬砖健身这件事,后来也演变为成语“陶侃运甓”。 咸和九年(公元334年),时年75岁的陶侃辞官归隐,不久后安逝于樊溪,享年76岁。在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晋朝,能活到76岁算是高寿了。这可能与他勤于健身有关。陶侃逝世后,获赠大司马谥号 ,有肯定陶侃在开疆拓土、威震敌国上的功绩,是一种褒义评价 唐德宗时,陶侃成为武成王庙简称“武庙,旧称“太公庙、太公尚父庙”,专门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庙宇,六十四将,至宋徽宗时位列武庙七十二将 

陶侃是一位武将,但他在文治方面,精勤于吏职。史书上说,陶侃不喜饮酒、赌博,为人所称道,史称他治下的荆州“路不拾遗”。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 里写有一段“陶侃惜谷”的故事,很有教育意义。司马光写道:“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文中的意思是:陶侃曾外出巡游,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我走在路上看见的,随便取来玩玩罢了。陶侃非常生气地对他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破坏农民的庄稼!于是陶侃就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他。由此,老百姓更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陶侃惜谷”的故事,从一侧面表现了陶侃重视农耕,爱护农业生产,关心爱护农民的思想品格。因此受到人民的爱戴。

搬砖健身的陶侃将军

搬砖健身的陶侃将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