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吃早餐?

昨天,我从朋友圈里看到一个视频,标题叫《我和我的家人为何从不吃早餐?》(实际上,讲述者的爱人是6年前才不吃早餐;讲述者本人,是在2年前才不吃早餐。他说“从不吃早餐”,与实际情况不符,有点言过其实)。讲述人觉得,不吃早餐以后,身体比以前好多了。好到什么程度?他没具体介绍,却介绍了牛津大学一教授出版了一本很厚的《我不吃早餐》的著作;还介绍了一位日本学者出版过《不吃早餐,一切病都会消失》的专著,并且说,1965年以前,日本就有人不吃早餐,以至于街上也很少见到卖早餐的店铺。日本年轻人也很多不吃早餐。据统计,日本年轻人不吃早餐的占到年轻人总人口的29%。这个视频,全长5分多钟,无非是强调不必吃早餐,甚至扬言要“重塑人生下半场”!
我不同意不吃早餐。我认为,早餐要吃,晚餐也要吃。民谚说:“日求三餐,夜求一宿”。这是人们最起码的生活要求。史书告诉我们,先秦时期,由于生活水平低下,我们的先人是吃两餐的,但从还汉代开始 就已经有人一天吃三餐了,只不过只局限于高层人士;到了宋朝,每天吃三餐,就以成为全民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不但可以根据太阳运转情况来安排作息,而且还符合人的生长规律,有助于身体健康。建国后,我们的卫生部门,不遗余力地向全国人民宣传吃三顿饭的好处;机关上下班,学校上下课,都与日吃三餐息息相关。
三顿饭怎样吃?谚语说: 早餐吃得像皇帝(吃好)、午餐吃得像大臣(吃饱)、晚餐吃得像乞丐(吃少)。这就是告诉我们,不但要吃早餐,而且早餐要吃好。专家们说,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它为身体提供了所需的能量和营养,对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可提供能量。吃早餐,可帮助维持血糖稳定,促进新陈代谢:2. 早餐可帮助加速新陈代谢,提高身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效率;3. 控制体重。若不吃早餐,可能会导致中午和晚上吃得更多,反而增加体重;4. 减少患病风险。若长期不吃早餐,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5. 改善情绪和心理健康。早餐中的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6. 促进大脑功能。早餐为大脑提供必要的能量,有助于提高注意力和记忆力。
日吃三餐,被认为是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钟南山院士在一次谈话中说:想要长寿,必须每天健康生活,做到如下七个方面:1一定要吃好3顿饭;2一定要睡好8小时觉;3每天坚持运动半个小时;4每天要笑,身心健康;5每天一定要大便,排出毒素;6一定要家庭和睦;7不吸烟,不酗酒,每天健走。钟南山院士把“每天吃好3顿饭”,放在“健康生活”的首要位置。
近些年,我们学校一些离退休教职工,有的吃两顿饭:早上九点左右,下午四点左右;有的不吃早餐,只吃中餐、饭餐;有的只吃早餐和午餐,不吃晚餐。这都是个人的生活习惯,是好是坏,是对是错,我们无权妄加评论。我和我的家人,一天三餐,历来如此,没有改变过,想改变也改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