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斯彤
斯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620
  • 关注人气: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试用客家话读唐诗

(2024-07-05 06:07:57)


 

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有不同的写作形式,常见的有诗歌、小说、散文、剧本、剧小说、寓言、通讯等 其中的诗歌,都会使用同韵母的字作句子结尾,以求押韵。所以诗歌又称为“韵文”,同散文相对应。除诗歌外,“韵文”还包括词、曲、歌谣、辞赋以及有韵的颂、赞、箴、铭、哀、诔(音lei三声,叙述死者生前事迹的文字)等。 

唐诗最讲韵律,要求用同一个韵母,一韵到底,即全诗从头至尾使用同一韵部的字进行押韵。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的光、霜、乡,都是同一个韵母(ang)。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中的高、绦、刀,也是同一个韵母(ao),一韵到底。但有些唐诗,现代人读起来,似乎不是一韵到底,读起来挺别扭。日前,我在上海的侄女就给我提到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中的“斜”(xie)与家、花不押韵。除了我侄女提到的杜牧的《山行》以外,读起来不押韵的唐诗还有不少。如韩翃(音hong二声)写的《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长簟(音dan四声)迎风早,空城淡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节候看应晚,心期卧已赊。向来吟秀句,不觉记隐鸦。”其中的“赊”(she)与华、家、鸦不押韵。上面两首诗,如果用客家话来读,就不存在不押韵的现象。杜牧的《山行》,三个韵脚字斜、家、花,用客家话读,就是xa/qa()ga(家)、fa(花),韵母都是“a”。韩翃的《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四个韵脚字华、家、赊、鸦,用客家话读,就是fa(华)、ga(家)、sa(赊)、fa(花),非常押韵。骆宾王写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用普通话读,鹅e,歌ge,都押韵,但是波bo,不押韵。用客家话读,鹅ngo,歌go,波bo,很押韵。ngo怎样拼,我是客家人,会拼,但说不清楚ngo的发音部位,“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为什么用客家话读唐诗会那样押韵?这是因为客家话包含有大量的唐音元素。客家话里的唐音元素是哪里来的?这就得讲讲客家的历史。

史学家说,客家这一称谓,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以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就被称为客家人。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及后来的“五胡乱华”,大量中原人士往南方迁徙,集中在安徽、河南、山东一带;唐末黄巢起义,金、元入侵,大批人口,又从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南迁至江西、福建、广东,以后又往四川、台湾以及东南亚扩展。这些南迁的人,都被编入“客籍”,原住民也称这些外来人口为客家人。客家人讲的话,就叫客家话。客家话是汉族客家民系使用的一种方言,主要流传于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台湾海南、四川等地区,是台湾省的官方语言之一,也是苏里南共和国的法定语言之一,有人进行粗略统计,全世界约有9610万人使用客语。客家有传统:宁卖祖宗田,勿忘祖宗言。因此客家话是客家民系的认同标志,在很多地方,如果你有客家血脉而不会说客家话,也只会被认为是客家后裔而非客家人。客家话虽然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吸收了不少其他民系的语言。但是仍然保存着许多中原古汉语的传统用法。语言学家说,隋唐时期,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中古时期,而客家话保留了较多的中古音成分,所以,我们用客语朗诵隋唐时期的汉语作品(包括宋词),在韵律方面,要比现在的普通话吻合得多。所以不少唐诗、宋词,用普通话读,不押韵,用客家话读,却很押韵。但我们会发现,明知用普通话读不押韵,用客家话读押韵,但在课本里面,只能读普通话。如小学课本选有杜牧的《山行》,其中的“斜”,只用“xie”注音,而不能用“xaqa”注音。这是教育部明文规定的。

试试用客家话读唐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