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日看尽长安花

(2024-03-30 05:51:24)


近几天,西安地区风和日丽,春机盎然,继红梅花、迎春花凋谢之后,桃花、杏花、李花、梨花、海棠、樱花等,先后绽放,姹紫嫣红,美不胜收。我们会看到,在明媚春光下,不少男男女女,熙熙攘攘,走向各大公园,游春赏花,给人的感觉,犹如唐人杨巨源在《城东早春》诗中写的:“出门俱是看花人。”

“出门俱是看花人”,让我想起了孟郊笔下的“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诗句。

“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唐朝人孟郊写的《登科后》诗中的最后一句。《登科后》的内容是:“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的大意是: 过去困顿的日子再也不足一提,今日金榜题名却让我高兴无比。迎着浩荡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日之内赏遍京城名花。孟郊曾经参加过两次“科考”,都先后落榜。贞元十二年(766)孟郊46岁,奉母亲之命,第三次应试,才进士及第;紧接着,“关试”又及格,正式“登科”。所谓“登科”,就是经过吏部考试(也叫关试)及格,可以被任命官职了。按唐朝规定,进士及第后,还不能做官,必须经过“关试”;“关试”及格后才获得做官资格。孟郊有官可做,就能告别过去穷困潦倒的日子。因此,他按奈不住得意之情,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登科后》,并由此衍生了两个常用成语,即“走马看花”和“春风得意”。

据介绍,唐朝时的长安城很大,由外郭城、宫城、皇城3部分构成,总面积87.27平方公里。外郭城平面长方形,东西长9721米,南北宽8651.7米,周长36.7公里(现在的西安城,是明朝建筑,城墙周长,只有13.74公里)。孟郊“一日看尽长安花”,并非实指,只是一种得意心情的流露而已,骑着快马,迎着春风,好像一天就看遍长安成立的鲜花。

说到孟郊,不能不谈一谈他的“绰号”。唐代有不少著名诗人,根据他的性格、诗风,被冠以不同“绰号”。例如,称李白为“诗仙”;称杜甫为“诗圣”;称刘禹锡为“诗豪”;称王维是“诗佛”;称贺知章为“诗狂”。孟郊呢?他的“绰号” 称之为“诗囚”。这与孟郊的个姓、生活经历及其创作态度有关。文学史界认为,孟郊写的诗,有很多描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的诗作;也写有他自己两次参加“科考”落榜,遭遇儿子暴毙、母亲离世等不幸的诗篇;更主要的是他写诗炼词铸句,非常认真执着,把写诗看作是生命中的大事。因此,在别人看来,他不是诗的创作者,而是被诗所困的囚徒。最先把孟郊称作“诗囚”的,据考证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他在《论诗三十首之十八》诗中,有“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的句子。诗中的“东野”是孟郊的“字”。诗句的意思是说:孟郊以穷愁为诗,至死不休,身处高天厚地之间,而作穷苦之吟,真像是一位被诗所累的囚徒。

一日看尽长安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