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该怪谁?

(2024-01-04 06:09:08)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几条看似笑话又不是笑话的消息;看似在嘲笑平民百姓,实际上在质问事件的制作者。

消息一:某地,有一游人把从右往左写的行书字“勤能补拙”,从左往右读成“杜甫能动”(见附图1);

消息二:某地,一对在景区游览的中年夫妻,把从右往左写的草书字“风景这边独好”,从左往右读成“好狗边上飘”(见附图2);

消息三:某地,有一女游客把从左往右写的篆字“大道无为”,从右往左读成“采药超人(见附图3)”。

发布消息的人,意在嘲讽读错字的人,嘲讽他(她)们文化水平太低。其实,责任不在读字的人,主要责任在书写这写字的人:第一,来景区参观的人,男女老幼都有,文化水平普遍都不会很高,写的字应该接近受众的认知水平,应该用楷书书写,切忌孤芳自赏,用你的行书体或篆书体或草书体来写。人家不懂行书、草书、篆书,读错了应该是正常现象。如果有点群众观念,在条幅下方,应该再用观众比较容易认识的小楷书写出正文。第二,应该从右往左读,还是应该从左往右读,这是一个老问题,到现在还没有得到一个共识。在古代,是从右往左读;在现代,改为从左往右读。现在各地很多新建景点的题字,应该怎样写?我们的文化旅游部门,应该会同书法协会做出决定,不应该让这种“各自为政”现象存在。字体可以“百花齐放”,但行文格式(从左还是从右写)应该有所统一。这也包括春联的贴法:上联应该贴左边还是贴右边;横批应该从右往左写,还是从左往右写。建国快75周年了,这样一个涉及千家万户的小问题,应该得到统一才是。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则看似笑话而又不是笑话的短文,不知道该怪谁。短文的大意是:有一位病人去某医院肛肠科求医,一位实习大夫接诊。经检查后,大夫在病历上写下诊断印象:“肛门发言”。患者一看,笑问大夫:“‘肛门发言’,那不就成了屁话!”这则故事如果是真的,那不怪病人“挑刺”,出言刻薄,只怪大夫语文没学好,或者行文粗心大意。在生活中,因为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不少。如:“洗车打醋(蜡)”;“森林放(防)火,人人有责”;“早毒(莓)一斤8元”……

汉字的学问太深了,难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语种!

这该怪谁?

这该怪谁?


这该怪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答朋友郭君问
后一篇:老年人要防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