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朋友郭君问

朋友郭君,1972年生,西安市人,1978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比陕西作家贾平凹晚3年毕业)。毕业后,郭君与同班同学吴君一起分到我们学校汉语教研室。他俩报到后,我才得以脱离汉语教研室,开始着手开设新课《中国体育史》。我同他俩没有在一起共事,但从那以后,我认识了郭君和吴君。几年后,郭君去了陕西省广播电台工作(官至陕台新闻部党政一把手)、吴君回到西大中文系任教(最后职称是教授)。尽管不在一个学校了,但我们之间还常来常往。前天,我在微信里,突然收到郭君给我发来的一则短信:“我长期便秘,医生要我加强锻炼。请教一下,你过去在朋友圈里发的靠墙蹲的姿势,主要功效是什么?对治疗便秘有作用吗?”我没有立即给他回答,这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今早,就借微博平台,把靠墙蹲的有关问题,谈一点我练习的体会,权作对郭君所问的回答。
首先,我对郭君萌生健身要求,不胜高兴,值得肯定。就像“革命没有先后”一样,参加运动健身,也不讲迟早,尽管他也已经是年过古稀之年的老人了。郭君参与锻炼,目的很明确:治病!有了明确目的,就会带来巨大动力;就像哲人所说:“伟大的毅力,产生于伟大的目标!”
郭君要我说说我经常练习“靠墙静蹲”(见附图)的功效。这得从我为什么要练“靠墙静蹲”说起。我为什么练“靠墙静蹲?”这是因为我多年的长跑,后来又遭遇一次碰撞,左膝关节半月板受损,加上老年性退行性关节病变,进入本世纪初,左膝关节不时会疼痛。在一次不经意间,我在网上看到“靠墙静蹲”,能增强股四头肌锻炼,有助于保护膝关节。解剖知识告诉我们,由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股内肌组成的股四头肌,通过共同肌腱连接于髌骨,对稳定髌骨、保护膝关节,能起到重要作用,从而也有助于保持人体的直立姿势。明白了这些道理后,我深信只要按正确姿势进行练习,必将收到成效,缓解左膝关节的疼痛。
从2006年开始,我常在家里的墙上、门上,后来也在室外场地,背靠墙、靠树、靠石柱静蹲。静蹲的时候,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两脚不要内扣或外撇);小腿与肩关节与地面垂直,小腿与大腿的夹角,大于90度,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背部靠墙(头不靠墙),两手放在大腿上,自然放松。靠墙静蹲,要在“静”字上多做文章,增加锻炼效果。我在靠墙蹲时,行腹式深呼吸,心无旁骛,两眼微闭;动静结合,内外双修。每次练习时间不等,根据自己体力,循序渐进。刚开始,约站1分钟,逐渐增加到2-3分钟(时间不要过长,害怕受伤)。一天练1-2次即可,贵在坚持。
天道酬勤。坚持天天“靠墙静蹲”后,最明显的例子,我腿部有力量了,骑自行车显得很轻松,一般的斜坡,轻而易举地就上去了;其次,左膝关节不再疼痛了,一直延缓到2021年才实施关节置换手术;再其次,我曾经被诊断有腰椎间盘脱出症,可能因为“靠墙静蹲”不治而愈了。当下,我虽年过90,脊柱还显挺拔。这三点,是我最能感觉到的效果。至于我现在能吃、能睡、能动、能拉、三年新冠肆虐期间不“阳”,不能算在“靠墙静蹲”的功劳簿上,但可能多少也沾有一点光彩。
如果想帮助解决便秘问题,我想,在练习“靠墙静蹲”的同时,不妨练练“平板支撑”。2022年。也是一位郭姓朋友,在学校田径馆给我拍了一张“平板支撑”照片。你可能做不到。我从60年代起,就通过单杠、双杠、低杠练力量,现在虽然已是鲐背之年的人了,但还有一点力量“积蓄”。你若要练“平板支撑”,可以换用你的两肘做支撑。练“平板支撑”,可以增强你的腹肌力量,提升脏腑功能,绝对有助于你排便。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