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才女蔡琰

(2023-11-30 06:37:21)


 

蔡琰(生卒年不详,一说生于公元174年),东汉末年女性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字文姬,陈留郡(在今河南开封陈留镇)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之女。蔡琰曾与卫仲道结婚,不久卫仲道病逝,回到娘家居住。时值社会动乱,原来归降于东汉的南匈奴趁机叛乱。在战乱中,蔡琰被南匈奴俘获,并成了胡人左贤王的妻室,在塞外呆了12年,生有两个儿子。曹操统一北方后,念及老朋友蔡邕冤死于狱中,没有子嗣,便派人携带“金璧”,把蔡琰赎回,并许配给屯田都尉董祀为妻,得以终其一生。曹操用重金赎回蔡文姬,既是出于对老朋友蔡邕的情谊,也折射出曹操对人才的珍惜。1959年,郭沫若以“文姬归汉”为主线,编写了话剧《蔡文姬》(北京人艺的保留节目),叙述了蔡文姬的悲惨人生,也借此为曹操翻案。

蔡琰是一位公认的才女。《后汉书. 列女传》说,蔡琰“博学有才辨”;《三字经》也有“蔡文姬,能辨琴”的文字。蔡琰“博学”到什么程度?我找到了一个很能说明蔡琰博学的事例。

史书上说,有一次,曹操问蔡琰:“你家有多少藏书?现在都还在吗?”文姬回答说:“有4000多卷。我离家十来年,都散失完了。但我脑子里还能记住400卷的样子。”曹操就说:“我派一个人帮你记录下来。”蔡琰说:“男女授受不亲。不用了,我自己把它默写下来。”蔡琰凭着她的记忆力,完整不漏地记下来了400多卷古籍。

《三字经》说:“蔡文姬,能辨琴”,指的是蔡琰6岁时,她听见父亲弹的琴断线了,文姬给她爸爸说,第2根琴弦断了。她父亲认为是她胡猜的。接着,他父亲故意断了一根线,文姬说:“第4根线断了。”这才发现,小不点女儿有音乐天赋。小小年纪就能辨琴的事,不胫而走,逐渐为周围亲友所知道。

蔡琰写过不少作品。隋朝的国家目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失传。现在能看到的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悲愤诗》两首:一首是五言诗,一首是骚体。学者说:五言诗的内容,以感伤战乱为主;骚体诗的内容是以情纬事的叙事诗。她写的五言诗,被清代诗歌评论家张玉谷认为:“老杜固宗曹七步,办香可也及衩裙。”意思是说,蔡琰五言诗的才华,压到了杜甫、曹植和卓文君。至于她的骚体诗,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文人创作的自传体长篇叙事诗。

除了《悲愤诗》之外,蔡琰在重返故土途中,百感交集,借用胡地的胡笳音调,创作了《胡笳十八拍》。评论家说,这是一首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18首歌词长达1297字。第一拍,叙述了文姬悲苦的人生经历,有生不逢时的感叹。第一拍,为后来的17拍奠定了发展基础。第一拍的内容是:“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乱离,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干戈日寻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志意乖兮节义亏。对殊俗兮非我宜,遭恶辱兮当告谁?笳一会兮琴一拍,心愤怨兮无人知。”文姬归汉,既高兴,有难舍,难舍两个年幼的亲骨肉:“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唐人李颀在一首诗中写道:“蔡女音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蔡琰弹奏的胡笳十八拍,能使胡人落泪,汉使断肠,足见作品感人至深!

    在今陕西蓝田县蔡家村蔡文姬墓侧修建的“蔡文姬纪念馆”大门两侧,写有一副对联:“幽怨胡笳千秋成绝唱;地留芳魂万载土含香。”这是对“胡笳十八拍”和蔡文姬一生的最好评价。

才女蔡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才女班昭
后一篇:才女李清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