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只是一个数字

10月4日和10月10日,我先后写了《让人敬佩的传奇人物“丘妈”》和《“体操奶奶”夸斯》二篇博文。她俩分别在2023年(48岁)参加杭州亚运会和2012年(86岁)参加体操世界杯德国站(86岁)的竞技体操比赛,在全球引起轰动。这两位女运动员在回答记者提出的“这么大年龄,怎么还能参加体操比赛”时,“丘妈” 回答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体操奶奶”则回答说:“我虽然脸衰老了,但心态一直很年轻。可能要到死那天,我才停止体操锻炼。”她俩在年龄问题上,似乎都没把它当一回事。这就有点像咱们国内养生家所提倡的“三个忘记”中的一个忘记:“忘记年龄”;其它二个忘记,分别是“忘记病痛”、“忘记得失”。有人认为,孔子也提过“三忘”:“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即“忘食”、“忘忧”、“忘老”。孔子的“三忘”与养生家提出的“三忘” 有相似之处,但出发点不一样,与养生家的“三忘”,不可同日而语。
“忘记年龄”好不好?好;也不好。“忘记年龄”是一把双刃剑:对老年人来说,掌握得好,会让你拥有年轻心态,活得潇洒,有所学,也有所为;如果掌控不好,忘乎所以,就容易出现意外,遭遇不测。我退休30年,本着既“忘记年龄”,又不敢“忘记年龄”的理念(服老又不服老),平安、愉快地过着每一天。
退休后,我没有囿于年龄,受到年龄束缚,把自己弄得前怕狼后怕虎,什么事都不敢做。别的不说,就以运动健身来说,退休后,我仍然像退休前那样,坚持练心肺、练力量、练柔韧、练耐力。在项目选择上,适合我的,就坚持每天练;不适合我的,就摒弃不练。例如游泳,80岁的时候,就有人劝我别下水了。但凭着自己的体力和游泳技能,照样下水,只不过随着年岁增长,会做必要调整。例如,从今年起,我就不再到水深2米的深水区游泳,改在1.3米的浅水区游了。在力量练习方面,从上世纪60年代起,我主要通过单杠和双杠练力量;2005年开始(时年75岁),为了安全,就告别单双杠,改在平地做俯卧撑或平板支撑了。实践证明,既“忘记年龄”(不服老),又不敢“忘记年龄”(服老)的运动健身原则,使得我我没有出现运动事故,而是收到了满意效果。
2022年10月,我的忘年交谭(宏)君和郭(建龙)君,为了记录我这位年届92岁老人的健身情况,分别为我拍了一组健身照片,并分别把它做成“美篇”。今天,我把从他俩的“美篇”中下截的6张照片(见附图1.2.3.4.5.6),连同在我自己的相册中,挑选出来的3张旧照(见附图7.8.9 ),一并晒出来,向亲友展示我来体院60多年来与体育结缘、作伴的成果;并佐证“年龄只是一个人数字”,虽到耄耋之年,只要坚持,仍然可以从事力量和柔韧练习,并收到预期健身效果。我可以告慰亲友的是,直到现在,我仍然保持一定的肌肉力量;几个大关节,还活动自如。常年运动,提升了我的免疫力,在三年新冠病毒肆虐的日子里,平安无事,没有“染阳”。常年运动,也让我吃得好、睡得好,精力充沛,保证我每天能凌晨4点左右起床,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博文”。截止今天,光在“新浪博客”刊发的就有2604篇,约300万字 。这都由于我不背年龄包袱,比较好地处理了“服老”与“不服老”的辩证款系,让我还能“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结果。我从30年的退休生活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不要把年龄看得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