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杜苏芮”

在北方生活的亲友,对什么是“杜苏芮”,并不太关心;而生活在南方的亲友,对“杜苏芮”就知道得多、关心得多了。“杜苏芮”是今年第5号强台风的名字。7月28日上午9点55分,在福建晋江沿海地区登陆,最大风力达15级(每秒风速50米),属强台风级别,导致72万人受灾,262.3公顷农田受损,直接经济损失5227万元。我有侄子、侄女、侄孙、侄孙女在厦门学习、工作;我的祖籍我平离厦门也不远。因此,我对这次“杜苏芮”的生成、行踪,比在别地方登陆的台风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在“杜苏芮”晋江登陆的前一天(7月27日),中央气象台预报,“杜苏芮”将向西北方向移动,预计27日—28日在福建中部到广东东部沿海地区登陆。为此,福建漳州市、泉州市(含晋江市、石狮市)、厦门市等地,都从27日起,宣布实施“三停一休”,即停工、停产、停课和休市。严阵以待,积极防范,把损失减少低最小(见附图)。
根据世界气象局的规定,台风分六个级别:1. 热带低压(风速每秒6-7级);2. 热带风暴(风速8-9级);3. 强热带风暴(风速10-11级);4. 台风(风速12-13级);5. 强台风(风速14-15级);6. 超强台风(16级及以上)。这次福建晋江登陆的台风为每秒15级,属强台风级别。
台风在没有登陆前,它的行踪,一般是由北—西北。“杜苏芮”来自台湾南部海面,晋江位于台南海面的西北,符合台风的移动规律。台风登陆后就转向东北方向移动。这也有规律可循。气象专家说,台风登陆后,受到陆地阻力+地球偏向力转而向东北。这就是每次从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几乎都往日本、朝鲜半岛方向移动,没见过往陕西、甘肃、新疆方向移动的原因所在。但也有特例。据气象台报告,这次“杜苏芮”北上时,就给陕西东部地区,带来了一次降水机会(见附图)。这是比较少见的现象。
亲友们都会发现,每次台风登陆时,都会给它一个名字。这些名字谁取的?我从报道中知道了其中的来龙去脉。
为了更好地记录每年、每次生成的台风,世界气象局决定给每次台风命名。1988年底召开的第31届台风委员会,经过协商,通过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区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的名字(每个成员国提10个),共140个,然后按英语字母顺序排列,交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区域专业气象中心根据生成的台风,按排列顺序给予一个名字。循环使用,周而复始。给台风命名,从2000年1月1日开始。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区的14个成员国和地区,分别是中国、香港、澳门、柬埔寨、泰国、朝鲜、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老挝、美国、越南、密克罗尼西亚。我们国家提出的10个名字是:海葵、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白鹿、海神、电母、海棠。香港提的10个名字是:启德、万宜、凤凰、彩云、马鞍、珊珊、玲玲、白海豚、榕树、狮子山。
今年,生成了5次台风,它们的名字是:1号珊瑚(澳门提名);2号玛娃(马来西亚提名);3号古超(密克罗尼西亚提名);4号泰利(菲律宾提名);5号杜苏芮(韩国提名),下一次台风的名字,将是卡努,由泰国提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