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长寿

人人都盼望长寿,也琢磨怎样才能长寿,因而,所谓的“长寿之道”或叫“长寿经”,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最有意思的是,有些人把长寿与从事的职业挂勾,从大概率出发,认为从事这种职业能让人长寿,从事那职业能让人短寿。我看到过一份“长寿职业”排行榜,把长寿与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长寿职业”排行榜的榜单次序是:1. 指挥家;2. 书画作家;3. 养蜂者;4. 边牧农民;5. 园艺师.;6. 医务人员;7. 和尚;8. 学者;9. 演艺人员;10. 田径类运动员。指挥家排在第一位;体育家排在末位。
长寿除了与职业相关外,我在网上及朋友圈里看也到过不少具体的养生方法。哪一种养生方法最靠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看到过一份 “科学养生20法”,分别发表在比较权威的“个人图书馆”和“人民号”。 “个人图书馆”于2017年10月11日发表;“人民号”于2019年8月8日发表。两家发表时间有先后,但内容基本相同,并且都说来自于国外权威研究机构。近几年,一些网站或个人,在转载“科学长寿20法”的时候,有的把出处说成是“世界卫生组织”,有的说是《人民日报》。说它出自于“世界卫生组织”,可能从“国外权威研究机构”引申而来;说它来源于《人民日报》,是因为“人民号”是《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的面向全国媒体、党政机关以及其它一些单位的聚合平台。“科学养生20法”的内容是:1. 爱好唱歌;2. 坚持跑步;3. 避免久坐;4. 巧吃姜黄;5. 减少热量;6. 吃绿色蔬菜;7. 每天拥抱;8. 多吃花菜;9. 充足睡眠;10. 每天开心;11. 少吃糖;12. 情绪稳定;13. 适当饮茶;14. 每天吃一个苹果;15. 少看电视;16. 跳舞;17. 吃大蒜;18. 每天吃几粒坚果;19. 爱护牙齿;20. 喜欢大笑。
我很难判断上面介绍的“长寿职业”排行榜和“科学养生20法”这两者哪一种讲的可信度高,但我发现“长寿职业”排在第一位的是“音乐指挥”;“科学养生20法”排在第一的是“爱好唱歌”。指挥家和歌唱家都与音乐相关,都排在第一位。这不是巧合,有一定科学道理。事实上,指挥家和歌唱家长寿的确实不少。已故著名中央乐团指挥李德伦(1917-2001),享年84岁;已故中央交响乐团合唱团指挥严良堃(1923-2017),享年94岁;现在仍然活跃在乐坛的中央歌剧院终身荣誉指挥郑小英,生于1929年,现年94岁。歌唱家长寿的也不少。如胡松华,1930年生,93岁;郭兰英,1930年生,93岁;刘秉义,1935年生,88岁;马玉涛,1936年生,87岁;于淑珍,1936年生,87岁;朱逢博,1937年生,86岁;去年离世的刘淑芳,1926年生,97岁。女歌唱家长寿的,似乎比男歌唱家长寿的要多一些。
我是从事体育教育工的,说到长寿,也捎带介绍几位体育界的寿星:第一位,西北大学终身教授王耀东,1900年生,卒于2006年,享年96岁;第二位,西安体育学院教授,柏林夏季奥运会中国田径运动员郭杰,生于1912年,卒于2015年,享年103岁;第三位,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篮球界泰斗李震中,生于1916年,卒于2017年,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