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可忍,孰不可忍?

(2023-05-23 06:20:30)


 

“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出自《论语. 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这里提到的“季氏”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卿大夫季孙氏;“八佾”,是周代乐舞中最高级别的乐舞。“佾”,音义,周代乐舞的行列,每行8人,称为一佾。“八佾”,纵横都是八列,一列8人,8x8=64人。按周朝规定:“八佾”是天子拜天祭祖及出席其他活动用的乐舞;诸侯只能用“六佾”,6X8=48人;卿大夫用“四佾”,4x8=32人;士用“二佾”,2x8=16人。季孙氏是鲁国的卿大夫,按周礼,只能用“四佾”32人的乐舞;但季孙氏自以为他家世代为卿,位高权重,根本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进而自比周天子,在自家院子跳起“八佾”乐舞。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惊,也非常生气。孔子说:“如果对季孙氏擅用“八佾”乐舞这件事能容忍的话,那还有什么事不能容忍?弦外之音,就是对季孙氏擅用“八佾”乐舞这件事,绝不容忍!后人在运用这句话的时候,往往都是指事情恶劣到了让人不能容忍的地步!

当我们了解到西周、东周时期“八佾”是最高级别的乐舞时,我们就会明白518日夜晚,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举行的欢迎中亚五国元首来西安参加峰会的仪式上,上演“八佾舞”的原因所在。中国人民用中国古代最高级别的“八佾”乐舞,欢迎远道而来的最受尊敬的中亚五国贵宾,见证了中国人民与中亚五国人民的千年友谊,代代相传,牢不可破!

我不可能去大唐芙蓉园紫云楼前观看闻名已久的“八佾舞”,但我看到了从网络传来的视频片段,让人震撼。只见演员身穿墨绿和朱红衣服,左手横拿籥(音yue,第四声),右手直拿翟(音di第二声,野鸡的尾巴);演员的仪态,庄严挺拔,演出的队列,严丝合缝。整场演出,展现了“八佾”乐舞的隆重、高贵,也展现了西安演员的舞蹈功力!“八佾”乐舞,不愧是周代最高规格的舞蹈!

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二牛的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