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变色的“龙”,也有变色的“树”

我听说过“变色龙”,但没见过;没听说过“变色树”,却看到过。今天,想谈谈我见过的“变色树”,也说说没见过的“变色龙”。
在小雁塔南广场周围,栽种了不少会变色的树-枫树:春天,长出一树红叶(见附图1);随着气温升高,日照时间久了,在叶绿素的作用下,就慢慢变成绿色(见附图2);到了秋天,随着气温下降,叶绿素减少,花青素含量增加,树叶的颜色又由绿色变成了红色。对这一现象,人们不禁会说:它是会变色的树!我见证并拍下了小雁塔广场周围的枫树由红色慢慢变成绿色的全过程。
枫树的品种很多。据介绍,有20几个品种,包括:糖枫、银枫、挪威枫、条纹枫、洛基山枫、三叉戟枫、对冲枫、藤枫、山枫、阿穆尔枫、红枫、三花枫、珊瑚树皮枫、道格拉斯枫、黑枫、梧桐枫、三角枫、五角枫…我不知道小雁塔南广场周围栽种的枫树是什么品种,姑且笼统地称它为枫树。
在植物界有“变色树”,在动物界却有“变色龙”。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那些看风使舵、随机善变、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称之为“变色龙”。
“变色龙”是个什么样?据动物学家介绍:“变色龙”,学名叫“避役”,是树栖爬行类动物(见附图3),一般身长15—25公分(最长的可达60公分)。“变色龙”有三大特征:1. 能变色。“变色龙”可以根据环境,变成浅绿、深绿、紫色、蓝色、褐色,及其它花色;2. 眼睛能环视。“变色龙”左右眼球能转动360°。当它用左眼瞄准前方时,它的右眼却在注视后方,两只眼睛,左顾右盼,环视四面八方;3. 能吐舌。“变色龙”靠舌头捕食,闪电式,只需1/25秒就可捕获目标,舌头很长,是它身体的2倍。除了上面提到的3点以外,“变色龙”的尾巴也很长,用于缠捲树枝。有学者研究说,“变色龙”之所以变色,不仅仅是因为躲避天敌,而还有另一层意义在,那就是向同伴传递某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