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苟杳吕洞宾”

昨天(4月7日),《说说“狗咬吕洞宾”》播发以后,有亲友希望我把“苟杳吕洞宾”的故事也介绍一下。在还没有介绍以前,有必要明确两个问题:1. “苟杳吕洞宾”是发生在吕洞宾成“仙”以前的事,而“狗咬吕洞宾”则发生在吕洞宾成“仙”以后的事;2. “苟杳吕洞宾”,都是现实世界中的人,而“狗咬吕洞宾”则是道教臆想中的天狗和神仙。
据野史介绍,苟杳和吕洞宾是同乡好友。苟杳父母双亡后,孤身一人,生活艰困。吕洞宾就把苟杳请到自己家居住,希望苟杳苦心读书,将来有个出头之日。苟杳牢记吕洞宾的话,整日埋头读书。有一天,吕洞宾家来了一位客人,见苟杳读书用功,就对吕洞宾讲,想把她妹妹许配给苟杳。吕洞宾怕误了苟杳前程,就婉言拒绝了。苟杳知道了,动了心,但又不便说。吕洞宾发现后,就对苟杳说:“既然你想成婚,我也不阻挡,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娘子住三天。”苟杳听后不竟一愣,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牙答应了。
成婚之日,一切仪式都进行完了,洞房里只剩新娘一人时,吕洞宾走进洞房,也不说话,只管坐到灯下埋头读书。新娘看见新郎如此用功读书,甚是欢喜,只好和衣先睡;天明醒来,“新郎”早已不见了。第二晚、第三晚都是如此。第四个晚上,苟杳走进洞房见娘子满脸是泪,连忙上前赔礼。娘子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不同床共眠?”这一问,问得苟杳目瞪口呆,好半天才醒悟过来说:“原来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可用心也太狠了些!”从此。苟杳更加发奋读书,终于金榜题名,当了官,苟杳夫妇挥泪告别吕洞宾一家,走马上任去了。
几年后,吕洞宾家突遭大火,一切化为灰烬。为生活所迫,只好向苟杳求助。苟杳天天好饭招待,就是不说救助的事。吕洞宾以为苟杳忘恩负义,不肯帮助,便愤然回家。快到家时,就有人跟他说:“你家已经盖起了新房啦”!来到新房,见妻子披麻戴孝,在棺材前嚎啕大哭。吕洞宾大惊失色,怔了半天,才轻轻叫一声:“娘子!”妻子转身一看,不胜惊恐,疑是鬼怪。经吕洞宾一再解释,才相信是自己的郎君。吕洞宾听完妻子介绍后,气得把棺材砸了。只见棺材里面全是金银财宝,上面还放着一封信,信中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如梦初醒,深悔不识好人,错怪了苟杳。
从此以后,苟杳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便在民间传开了。传来传去走样了,变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苟杳”成了“狗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