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说说“狗咬吕洞宾”

(2023-04-07 06:23:04)


吕洞宾,道教八仙之一。道教八仙形成于明朝,包括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因为有“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让人们知道了道教里的八位神仙;因为有“狗咬吕洞宾”的“神话传说”,让吕洞宾的名字广为人知。

据史书记载,吕洞宾是唐朝河东蒲县河中府人(今山西运城市芮城县永乐镇),公元786年出生。在没有遇到汉钟离进山修道以前,吕洞宾还是唐朝的一位地方官。传说中的吕洞宾,在他得道以后,为老百姓做了一些善事,因而各地道观供奉吕洞宾的不少。在汉族地区,知道“狗咬吕洞宾”这句话的人不少;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的人不多。“狗咬吕洞宾”已经作为人们常用的“歇后语”,用以痛骂那些“不识好人心”,或“不知好歹”,或“没有良心”的人。

原版“狗咬吕洞宾”的故事,据介绍,出自清朝人“无垢道人”撰写的《八仙得道传》第83回和第84回。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天上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祸害人民。吕洞宾奉命把哮天犬收入法宝“布画”里。吕洞宾担心困在“布画”里的哮天犬被闷死,就把哮天犬放了出来,结果,吕洞宾反被哮天犬咬了一口,哮天犬趁机跑了出来。后人就把哮天犬的行为,斥之为不识好人心;后来又引申为对一些“过后拆桥”的没良心的人,比喻为“狗咬吕洞宾”。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上又出现了不同于《八仙得道传》里“狗咬吕洞宾”的传说。这个传说,把“狗咬”换成了一个名叫“苟杳”的人。两个人都是好朋友,有的说还是“结拜兄弟”,都出于好心,彼此都给对方办好事,但双方都不知道,因而闹出了笑话。后人就把他俩的故事简单说成“苟杳与吕洞宾,都不识好人心”,进而又简化为“苟杳吕洞宾”。苟杳与狗咬读音近似,把“苟杳吕洞宾”,读成“狗咬吕洞宾”,与真正的“狗咬吕洞宾”传说相混淆;或者说“张冠李戴。

说说“狗咬吕洞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