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斯彤
斯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954
  • 关注人气: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中国人的“姓”

(2023-03-12 06:32:59)


 

昨天(311日),我写了一篇《谈谈中国人的“名”》。播发后,有些亲友们要我接着谈谈中国人的“姓”。善意难却,就把我手头所掌握的一些零碎资料,稍加整理,写成《谈谈中国人的“姓”》,与朋友共享。

早在5000年前,即三皇五帝时期,中国人就有了姓。那时正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每个姓都要带上一个“女”字:黄帝的姓为“姬”;炎帝的姓为“姜”;秦始皇的老祖宗的姓为“嬴”;此外,还有姚姓、妫(音gui 第一声)姓、妘(音yun 第二声)姓,姒姓,等等。同一个姓的男子,还要用“氏”再区分。如黄帝,姬性,号轩辕氏;炎帝,姜姓,号神农氏;秦始皇,嬴姓,号赵氏。

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男子多称氏,女子多称姓。姓是区别血缘关系的,是标志家族的象征。西周国王姬姓,诸子分封诸侯,都是姬姓。氏是姓的分支。一个家族,不管你有多少孩子,只能有一个姓。子女分家后,男子可以以国名为氏(如齐、鲁、越、韩、赵、魏等);可以以居住地为氏(如东郭、西郭,东门、西门等);可以以官职为氏(如司马、司空、司寇、司徒等);可以以兄弟次序为氏(如孟、仲、叔、季);可以以职业为氏(如巫、祝、陶、匠、屠等);可以以动植物的名为氏(如马、牛、花、桂等)。秦汉以后,尤其到了汉代,不再区分姓和氏,姓氏合二为一。这样原来的氏,都成了现在通行的姓。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姓氏不断增多。宋朝的《百家姓》收集了507个姓;明朝的《千家姓》收集了21689个姓。2010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袁义达、邱家儒合编的《中国姓氏大辞典》,收集的姓(包括少数民族的姓)共有23813个,其中单姓6931个,复姓(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十字姓1。《中国姓氏大辞典》里,笔画最少的姓是“一”姓;笔画最多的姓是“爨(音cuan 第四声)姓,30画;姓氏中,还包括了“油盐茶米酱醋茶”七个姓。

根据2020年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李姓人口最多(9530万),第二名是王姓(8590万),第三名是张姓(8480万)。在古代,李姓是“国姓”,大唐、后唐、南唐、西夏等朝代的皇帝都姓李。大唐王朝的皇帝,还动不动就给有功之臣或对臣服的少数民族首领赐以李姓,这就让李姓人口大量增加。王姓不是“国姓”,但在古代,尤其是西周时期,很多没有被受封的王室子弟,仍以王室子弟自居,取姓为“王”,王姓人口陡增。在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度以前的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门阀制度。张姓就是当时名门望族。在此之前,张挥、张良、张仪,都是历史名人,让张姓得到长足发展。

中国人非常重视自己的姓,这是出于对家族、对血缘关系的认可。有学者说,这正是中华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的原因。在我福建老家,只要有人聚居的地方,就有一个祠堂,认祖归宗;每一个祠堂,都有一副堂联,一看堂联,就知道这是哪一姓的祠堂。“九龙世第,十德家风”,这是林姓的堂联,是林家祠堂;“高山流水,舞鹤飞鸿”,这是钟姓的堂联,是钟家祠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在老家的时候,春节贴春联,林家就写林家堂联,钟家就写钟家堂联,不写别的内容。现在时代变了,春联内容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谈谈中国人的“姓”

谈谈中国人的“姓”

谈谈中国人的“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