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斯彤
斯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4,954
  • 关注人气: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

(2023-02-28 06:37:09)


 

“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诗句;上一句是“露从今夜起”。多年来,每逢中秋节前后,我不时会顺口吟诵:“露从今夜起,月是故乡明”,但却一直没有机会回到福建故乡,抬头看看故乡的月亮是不是格外明亮。

常识告诉我们、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它的亮度,不管在南方的福建,或者在西北的陕西,应该是一样的;杜甫说“月是故乡明”,学者们都说这是杜甫思念故乡的一种诗意表达。每一个人,只要漂泊在外,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年龄多少,在天涯还是在海角,都会对故乡有着无限的思念、眷恋和热爱,都会情不自禁地说:故乡的水最甜,故乡的花最美,故乡的空气最湿润,故乡的人民最醇厚,故乡的月亮最明亮,故乡的星星最灿烂……故乡的一切都是美好的、无与伦比的!

人们之所以眷恋故乡,是因为在故乡,有很多的亲人在,还有很多儿时的玩伴在,想起他们,也就想起了故乡的山水风光、民情风俗。有人说,昨天发生的事情,往往记不得,但童年的记忆,却终身不忘。所以。“乡愁”永远是漂泊在外的无数游子割不断的情怀。

昨天(227日)晨练,我经历了一次类似“月是故乡明”的感受。

2007年开始,我每天早上都会去离我住所不远的小雁塔园区晨练(20131--7月和20214—7月,因故除外)。十几年来,我从不见异思迁,改换“门庭”,一直在小雁塔园区晨练。我在那里,有固定的练友,一起走步;有固定的场所,练柔韧、练力量;在园区里,走一小圈有多少步,走一大圈有多少步,园区里有多少景点、有哪些花卉,我都了然于心。有一些老年朋友,虽然没有结伴同行,但每天晨练都能碰到,时间长了,也会心照不宣,示意问候,哪怕是不说一句话。每天去小雁塔园区,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遗憾的是,从去年12月初开始,因为新冠疫情原因,小雁塔园区比较长时间“闭园”。无奈之下,只能来到2021年建成的小雁塔南广场走步。

小雁塔南广场离我住所很近,出了小区门,过马路便是。在广场走步,也是不错的选择。在无处可供晨练的情况下,只能“随遇而安”,能走步就很好了。我从去年12月初开始,天天早上来到南广场。南广场人少,没有传染源,在疫情最为猖獗的时候,我仍然敢戴着口罩晨练。但时间一长,总觉得南广场活动范围有限,周边景致单一。于是又想起了小雁塔园区。

昨天(227日)早上,在阔别将近3个月之后,我又走进小雁塔园区。我见到了往日一起走步的练友,我来到了往日练柔韧、练力量的老地方,见到了古塔,见到了人工湖。我在园区走了一小圈,在博物院北侧压腿、做俯卧撑。同样是走步,同样是练柔韧、练力量,在小雁塔园区练和在南广场练的感觉就不一样;只有在练了十几年的地方重复地做着老一套的动作,才有运动健身的感觉!这就像同样一个月亮,会有“月是故乡明”的感觉一样。

为了找回晨练的感觉,从今天起,我决心重新回到活动了十几年的晨练“故地”。

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

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

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