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划拳”也是一种酒令

(2023-02-15 06:29:46)


 

今年春节期间,我收到了多个福建老家发来的视频,记录了他们在一起喝酒划拳的场景,很尽兴,很热闹。不知内情的人,看到视频,会以为是朋友聚会,推杯换盏,轮番划拳。其实,那是真真实实的家宴,是我亲哥的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二位女婿、四个孙子、几位外孙在一起喝酒、划拳。七位兄弟姐妹及其子女能坐在一起吃吃喝喝,高高兴兴,说明他们之间相处得很和谐,很愉悦。这在武平全县、福建全省、乃至全国,都不会太多。最让我惊异的是,我大侄子父子俩、我三侄子和四侄子兄弟俩、我的小侄女和三侄子姑侄俩,也高喊“全福寿,六六大顺”、“全福寿,四季发财”(见附图)……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姑侄之间如此无拘无束地划拳,太罕见了!我作为他们的长辈,自然很高兴。

喝酒划拳,在我们福建客家地区很常见。七八十年前,我还在老家时,就常常听到划拳的声音。后来到了北京,到了西安,因为一直生活在学校里,再没有看到过划拳的场景了。

史书告诉我们,划拳属于酒令中的手势令。酒令开始于西周,是用来“劝君更饮一杯酒”的方式。学者认为,酒令也属于酒文化的一部分。西周时的“燕射”(即宴会时比射箭,输的喝酒)、春秋战国时的“投壶”(宴会时往壶里投箭,投不中的喝酒)、两晋南北朝时的“曲水流觞”(上游在水上放置酒杯,然后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喝酒、赋诗)、唐朝人玩的“醉酒仙”(酒桌上放一个上轻下重的木偶,即后来的不倒翁,长者旋转木偶,停下来后,木偶的手指向谁,谁就喝酒),宋元明清各朝,分别继承了“投壶”、“曲水流觞”“酒醉仙”等酒令。在民间,没有文人学士那样雅致,而是用“猜拳”、“划拳”最简便、最直接的方法助兴。猜拳、划拳开始于什么时间,史无明载,通常认为开始于唐宋时期,完善于明清。

不要小看划拳,里面也蕴含着很多规矩和文化知识。划拳用一只手,双方加一块,有11个数字,喊每一个数字的时候,都包含有吉利、祝福的寓意。通常,把“0”叫宝一对(宝,古时指的是钱财,如开元通宝。手握拳,寓意财不外露);把“1”叫一心敬你;把“2”叫哥俩好;把“3”叫三星高照(福禄寿统称为三星);把“4”叫四季发财;把“5”叫五魁首(五指诗书礼易春秋五种经书;魁首,就是第一。即五经考试都得第一名);“6”叫六六大顺(六,指的是君臣父子兄弟,六个阶层都相处和谐,如父慈子孝);把“7”叫七巧(七月七日是乞巧节,‘七’与‘乞’谐音,把乞巧念成七巧);把“8”叫八大仙(即八仙过海的八仙);把“9”叫酒常有(酒与久谐音);把“10”叫十全十美、或满堂红、全来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叫法与我上面所介绍的会有差异,但八九不离十,每一句“拳语”,都有吉利、祝福的寓意在。

划拳开始,双方都有一句“祝颂词”,作为开始划拳的信号。常用的有“全福寿”、“哥俩好”等。划拳开始后,出手也有规矩,即每一拳不能没有大拇指(见附图)。

划拳既是酒令,也是酒文化,在适当场合划划拳,将有助于宴饮气氛,不失为酒场上的一种助兴剂!

“划拳”也是一种酒令

“划拳”也是一种酒令

“划拳”也是一种酒令

“划拳”也是一种酒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