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安酒肆”故事多!

(2023-02-10 06:59:27)


 

昨天(29日),我在播发的《唐代人喝什么酒》末尾,附发了一张“长安酒肆”的照片,引起了个别亲友的好奇。“长安酒肆”的确不是一块普通的石碑,有着许许多多有趣的传说。

“长安酒肆”这块石碑,现在还竖立在位于西安东门外长乐坊“万寿八仙宫”的门前。石碑正中刻有“长安酒肆”四个大字,左右侧各有一行小字。石碑的左侧,刻的是“唐吕纯阳先生遇”;石碑的右侧,刻的是“汉钟离权先生处。”两侧的小字串连在一起,就是“唐吕纯阳先生遇汉钟离权先生处”。就这么一块石碑,留下了不少奇闻轶事。

先说说“酒肆”。酒肆是唐代人对酒店的称谓。作为商业场所的酒肆,史书介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汉代,酒肆到处可见。唐代由于商业繁荣,又盛行喝酒,酒肆特别多,到处可见招揽生意的“酒旗”。杜牧的《江南春》里,就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句。长乐坊靠近皇城,在皇城东侧第二街(见附图),是皇亲贵胄的居住地。坊里有酿酒作坊,据说酿的酒就是现在西安各大超市和酒店都能买到的“黄桂稠酒”。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常来长乐坊喝酒。唐玄宗在位时,李白、贺知章、李琎、张旭、崔宗之、李适之、苏晋、焦遂等八人,就经常结伴去长乐坊的一家酒肆(不知道是不是“长安酒肆”)喝酒吟诗。杜甫因此还写了《饮中八仙歌》。据说,后人为了纪念李白、贺知章等八仙,专门修建了一座“八仙祠”。

宋朝崇尚道教。在当地官府支持下,道教信徒根据一则“八位异人游宴于长乐坊”的传说,把“八仙祠”改建为“八仙庵”,供奉李铁拐、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何仙姑、蓝采和、曹国舅等八位神仙。

八仙中的吕洞宾,是一位很特殊的人物。姓吕名岩,洞宾是他的字,大唐时期人,唐德宗贞元十三年(公元798年)生于今山西运城地区,曾经考中进士。堂堂的大唐进士,怎么被宋朝人尊奉为神仙?这里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据史料介绍,吕洞宾64岁时,来到长安,在京城长乐坊长安酒肆内,遇见生于东汉时的神仙钟离权。钟离权一看吕洞宾,认为是一位“仙才”,就想方设法让他学道成仙。为了点化吕洞宾,钟离权让他做了一个美梦,即后人所说的“黄粱梦”。钟离权用梦境遭遇(开始实享受荣华富贵,最后变得一无所有),破除了吕洞宾的功名利禄之心,让吕洞宾死心塌地地跟随钟离权潜心修行,最后,得道成仙,并与钟离权,共同成为道教全真(丹鼎)派的创始人。

“长安酒肆”这块石碑,什么时候打制的?已无从查考了。但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唐代长乐坊是一个什么样的“坊”。史书上说,长乐坊产酒。就这四个字,就明白了李白他们为什么要到长乐坊喝酒,也明白了为什么唐玄宗和杨贵妃也常去品尝长乐坊里的“稠酒”。长乐坊酿的稠酒,历经宋元明清,一直延续到现在。在陕西,黄桂稠酒常用来招待国内外贵宾;据说还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成为国宴用酒。黄桂稠酒有多好?陕西人大多会说:“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好到没法用语言来形容。郭沫若先生却用六个字来评价黄桂稠酒:“不像酒,胜似酒!”

“长安酒肆”故事多!

“长安酒肆”故事多!
“长安酒肆”故事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