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今宵;今宵难忘

今天,农历大年三十,是虎年最后一天,从新年钟声敲响开始,就是农历兔年了。在古代,习惯把这一天称作“岁除”,意思是说,旧岁到此结束;也习惯把这一天的晚上,称作“除夕”,意思是说是“岁除”的晚上(“夕”是晚上的意思),或者说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晚上。这个晚上12点,是新旧交替的重要时间交接点。因此,最迟在西汉以后,人们都会在这个晚上,阖家围坐吃团圆饭,会一起在灯光下熬夜守岁,会在子时过后,燃放烟花爆竹,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从198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在大年三十晚上,在央视广播大厅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简称春晚),给千家万户,送去吉祥,送去欢乐。“春晚”逐渐成了华夏子孙过大年的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1984年“春晚”推出的由乔羽作词、王酩作曲、李谷一演唱的《难忘今宵》,一直作为晚会的结尾曲,唱响大江南北,唱响全世界。《难忘今宵》歌词感人,旋律悠扬,道出了深情告别的祝福,也表达了来年再相会的期盼。《难忘今宵》,难忘的不仅仅限于一台晚会,推而广之,难忘的是一年往往只有一次的亲人大团圆!
作为普通老百姓,尤其是客居外地的“游子”,以及上了年纪的老人,最在意、最看重的是全家人在除夕晚上,在一起吃团圆饭;只有在一起吃团圆饭,才有过年的感觉。在我们福建客家,通常把腊月二十五到第二年初五,看作是“过年”的时间段。腊月二十五就开始方方面面的准备,尤其准备大年三十的年夜晚。旅居国内外、数以亿计的中国人,都会在年前,不顾虑旅途多远,风尘扑扑,风雨兼程,尽可能在三十晚上以前回到亲人身边,目的就是同吃一顿年夜饭!回家过年,实际上,就是回家吃年夜饭。有人问过我:过年时间是年三十还是年初一?我回答说:从理论上讲,年初一是“岁首”,是过年;但在习惯上、在习俗上、在情感上,大年三十是过年。
人们如此看重年夜晚,所以,对吃什么有不少讲究。有人喜欢吃火锅,图的是红红火火;有人喜欢吃鱼,寓意年年有余;有人喜欢吃鸡,“鸡”与“吉”谐音,寓意吉祥如意。有人还对喝什么酒、喝什么茶,都赋予不同寓意。这足以说明人们对年夜晚是何等的在意!
我自从有了家室以后,也很看重年夜晚。儿子当兵的时候、外孙女和孙子到境外求学的时候,他们回不来一起吃年夜饭,都会给他们留出座位,放上碗筷,寓意在一起吃团圆饭。今年,因为疫情原因,为了确保我们老两口不“阳”,经商议,儿女们都不回来,各自过年。这样,今天晚上的年夜晚,将是我们两个人一起吃。这是多年来没有过的。孩子们虽然不在身边,但我俩的心里还装着他们。按夫人的说法,孩子们不回来,但还要有仪式感,还要准备果盘,还要吃鱼、吃鸡,还要举杯祝福,互祝我们两人健康、幸福(晒出一张几年前中秋节时的照片),也祝儿女们身体健康,事业有成;祝两个小重外孙茁壮成长!尽管身边有亲人在,但在特殊年代,大年三十,只有老两口在一起吃吃喝喝,这将给我们留下永恒记忆。难忘今宵,今宵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