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谈“起跑线”

(2022-11-23 06:21:47)


 

“起跑线”是个运动术语,是径赛运动员起跑的位置,或者说是赛跑时起跑的标志线。设立“起跑线”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平竞争。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年,本是属于运动术语的“起跑线”,竟然不胫而走,成了众多家长的“口头禅”:“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学英语、学书法、背唐诗;进入小学后,各种兴趣班、奥数班、奥语班,“11”辅导班等,层出不穷,多得不得了。社会上有双休日,孩子没有。近一二年,管进行了整治,课外办班风潮得到了遏制,但家长们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认知,看来一时难以消失,暗地里继续给孩子加班加点的现象,仍然存在。

运动常识告诉我们,不管是短距离、中距离,或者是长距离的运动竞赛,教练员、运动员,不但重视“起跑”,同时重视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弯道跑、终点冲刺跑等环节。各个环节都跑得出色,才能获得优异成绩。运动员在竞赛的全过程,要具备足够的速度、耐力、肺活量和肌肉力量;要运用不同的技术、战术。我们会看到马拉松赛的起点,人头攒动,但每个运动员并不在乎站在前面,或者在中间,甚至落在最后;因为长距离跑,不看你“起跑”速度有多快,看的是谁能坚持到最后,拼的是运动员的个人意志和耐力。

家长们生搬硬套地移植运动术语“起跑线”,光看一点,不及其余,不一定能得到预期效果。如果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没有自觉学习要求,就是天天参加这个班、那个班,心不在焉,还是一无所获。

前些时候,我写了几篇有关唐宋诗人的博文。我发现,许多有成就的诗人,都出身贫寒,全靠自己发奋苦读。像韩愈,他幼年丧父,靠兄长、靠寡嫂抚养长大的。他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自学成才,最后成了唐宋八大家的领军人物。像贾岛,因为家穷,被父母送进寺庙,出家为僧,跟着师傅学诵经,学文化,后来在韩愈的建议下还俗,依靠苦读,进士及第,做了官。像吕蒙正,母子两人被生父赶出家门,寄居尼姑庵,后来又流落街头,夜宿破窑洞。就在这样艰困的环境下,吕蒙正考中状元,最后做了三任宰相。以上提到的韩愈、贾岛、吕蒙正,都出身寒门,与一般官宦子弟相比,都不是一条起跑线上的人。但凭靠自身努力,就能赶上比超越拥有良好起跑线的官宦子弟。不难看出,在漫长的人生路上,靠的不是“起跑线”,而是自身的动力。

我最近看到一篇谈孩子“起跑线”的文章说:“人生真正的起跑线,是父母的人品,是父母的修养,是父母的格局,是父母的眼界;只有这样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阳光开朗、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使孩子热爱学习、主动学习。这才真正赢在起跑线上”!一家之言,可供家长们参考。

简谈“起跑线”

简谈“起跑线”


简谈“起跑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