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奴”贾岛

(2022-11-02 06:18:37)


 

在中唐时期,孟郊被称为“诗囚”(昨天‘111日’的博文已介绍过),比孟郊小28岁的贾岛,被称为“诗奴”。“诗囚”与“诗奴”有什么区别?我看了一些材料,找不到区别在哪里。文学史界都把这两位诗人,列入“苦吟诗派”。所谓“苦吟”,即为了一句诗,或者是诗中的一个词,不惜花费功夫,苦苦找到答案;也有人解释为:一生郁郁不得志,只有苦苦吟诗,相伴一生。金朝文学家元好问,在他的《放言》诗中,把孟郊与贾岛同称为“诗囚”:“长沙一湘累,郊岛两诗囚”。后人认为,把两人同称为为“诗囚”,似乎不妥。所以称孟郊为“诗囚”,而把贾岛称之为“诗奴”。“诗囚”与“诗奴”,意思差不多,两人都为诗所累,把写诗作为生命中的大事。

贾岛(779-843),字阆(音lang 第四声)仙,自号碣石山人,生于今河北涿州,唐代诗人。小时家境贫困,被父母送到寺庙出家。贾岛生性聪颖,在寺庙里,跟随师傅诵读佛经,就学会识字,进而学会写诗。据说在洛阳时,官府曾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这件事还传到了韩愈那里,觉得这位小僧人有才华。还有一次,他骑着毛驴行走在朱雀大街,边走边琢磨“僧推月下门好”,还是“僧敲月下门好”?结果撞上了京兆尹韩愈的车队,被士卒扭送到韩愈跟前。韩愈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说:“用敲字好。天黑了,月亮都出来了,人家早已关门,推不开,只能敲门。敲门也是一种礼节,读起来,敲字比推字更响亮”。随后,韩愈把贾岛带回官邸,同贾岛还谈了作诗之道,并建议贾岛参加科举考试。贾岛听从韩愈意见,果真还俗,准备“科考”。

据史书讲,贾岛先后参加过两次进士考试,都落榜,直到长庆二年(82244岁,才进士及第。曾授予遂州长江县(今遂宁市大英县)主簿,所以被人称为“贾长江”;他的诗集也叫《长江集》。后调任普州司仓参军。唐武宗会昌年初,改任司户,还没有到任就因病逝世,终年65岁。

据报道,贾岛一生共写了396首诗,收入《长江集》。贾岛的诗,流传不少。其中《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会背诵的人最多。这首诗,《全唐诗》、《唐诗三百首》、《千家诗》、小学《语文》课本都入选。《忆江上吴处士》中有“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的诗句,非常对仗。在深秋时节,西安人读起来,特别亲切。《题李凝幽居》这首诗,人们不一定都能背诵下来,但“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大都耳熟能详。因为贾岛在琢磨“敲”字好还是“推”字好时,碰上了韩愈,从此时来运转,改变了人生轨迹,并由此诞生了一个常用词汇“推敲”。贾岛一首《题诗后》:“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能让人知道贾岛之所以被称为“诗奴”的真谛;两年才写下两句诗啊!

贾岛出身卑微,由一位小和尚,成为一位大诗人,激励了不少后来者。据《唐代才子传》记载,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以至于对着贾岛画像、诗集,焚香礼拜,像神一样侍奉。

“诗奴”贾岛

“诗奴”贾岛

“诗奴”贾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