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圣杜甫

(2022-10-21 06:22:54)


 

西安核酸检测贴纸第五套“唐代诗人天团”中,诗圣杜甫在列。杜甫与李白、白居易,合称为“唐代三大诗人”。这三人中,李白年龄最大(生于公元701);白居易最小(生于公元772年);杜甫居中(生于712年)。这三人,在唐诗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并有不同称号: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白居易被称为“诗魔”。我先后写过诗仙李白和诗魔白居易,今天就写写诗圣杜甫。

杜甫生于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河南巩县人。史书介绍,杜甫7岁就能写诗,受到过当地名流的赞赏。但成年以后,在科举场中却差强人意,参加了两次“科考”,都没考上进士。这一点,白居易比杜甫幸运,29岁就考上进士。李白呢,他从来不参加科举考试。

杜甫受儒家思想影响,怀有“致君尧舜上”的抱负,想为国为民做点事。35岁那年(747 ),他从家乡河南来到京城长安,通过写诗、写赋,向权贵们毛遂自荐,希望能得到一官半职,但都落空。在长安漂泊快10年,到了天宝十四年(755)杜甫44岁那年,才被授予一个名为“河西尉”的小官;嗣后又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757年,被授予“左拾遗”。因为“安史之乱”,杜甫于759年,又去了成都,在别人帮助下,修建了一座“成都草堂”;764年,被授予“检校工部员外郎”;一年后离开成都去了奉节;768年,离开奉节沿长江东下,到了湖北、湖南。唐代宗大历五年(770年),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逝世,享年59岁。

杜甫从35岁离开河南家乡,在长安漂泊12年,在成都一带漂泊9年,在湖南、湖北漂泊2年,仕途失意,生活艰困。但令人起敬的是,他写下了1500多首诗作,包括《三吏》,即《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以及像《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这些反映各种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的爱国行为。杜甫的诗,被评论家认为:“世上疮痍,诗中哲圣;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他一生潦倒,流落江湖,但他还怀悲天悯人思想,记录了那个时代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因此,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李白比杜甫大11岁。他俩出身不一样,性格不一样,但这不妨碍他俩之间的友谊。天宝三年(744),杜甫与李白在洛阳相遇;第二年,又在齐鲁相遇。据史书介绍,他们之间相遇,除了谈诗,就是喝酒,也谈过炼丹求仙的事。杜甫曾给李白赠诗 :“醉眠共秋被,携手日同行”,多么亲密!李白回赠:“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说的还是酒!杜甫在长安时,曾写过《饮中八仙歌》,其中就写到李白:“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传说,就是来自杜甫的诗作。

杜甫一生,没有李白那样洒脱,也没有白居易那样顺遂,但他在生活艰困、又经受疾病困扰的情况下,仍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据介绍,杜甫的诗,在唐朝并不受到多么重视,但到了宋代,却受到包括苏轼、黄庭坚、陆游等大诗人的青睐和推崇。从宋以后,历经元明清,光注释杜甫诗的著作,超过100多种。在现代,有人统计,引用唐诗最多的是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倶开颜”;“好雨知时节,春风乃发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常被人们所引用、所吟诵。

诗圣杜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诗佛王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