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体育结缘,无怨无悔!
(2022-10-08 15:37:36)
一个星期前(2022年9月25日),朋友谭君、李君、郭君相约一起,为我拍摄健身照片;他们还邀请了学校武术套路教研室的徐君参加,为拍摄提供指导意见。
9月25日是星期天,我们得以进入教学、训练场馆。上午9点,他们分别带着各色各样的摄影器材,准时来到约好的拍摄地点;徐君则给我准备好了武术服装和一把剑。谭君、李君、郭君,都是我们学校摄影技术的佼佼者;其中,谭君还是陕西省高校摄影学会的副主席,李君是我们学校摄影学会的主席。在拍摄过程中,他们对拍摄的背景、光线的强弱、距离的远近,都有缜密考虑。我只能听从他们的调度,在学校田径场和田径馆(游泳馆要下午才开放,没有去),“摆拍”了一些健身动作。因为没有受到任何干扰,拍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赶在12点以前就结束了。当天下午,3位参与摄影的朋友分别把拍下的照片制作“美篇”。26日下午,谭君制作的《91岁林思桐老师的体育人生》(署名“终南天尊”),率先在他的“朋友圈”播发;紧接着,李君制作的《青春不散场》(署名“风来叶面”)、郭君制作的《体育达人林思桐》(署名“月亮”),也分别上了他俩的“朋友圈”。我也把他们分别做的“美篇”,转发给了我的亲友。
3位朋友为我拍摄健身照,并制成“美篇”,旨在记录我几十年来坚持健身活动的片段。谭君在他制作的《91岁林思桐老师的体育人生》开篇写道:“体育人的耀眼不在于从事什么运动、取得了多么耀眼的成绩,而在于持之以恒的坚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挑战的品质、不断超越的追求和笑对成就的淡然。”他很欣赏我“将运动习惯沉淀为日常的存在,并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的“美篇”在“朋友圈”播发后,受到肯定和赞誉。在谭君制作的“美篇”上,我看到了很多西安体院毕业校友的评论,里面有教授,有院长;杭州师范大学的教授“路石”,也在评论中写道:“照片、文笔都不错,但怎样写,也难以诠释林老与体育的深情厚谊”。在郭君的“美篇”中,我看到了七七级毕业校友庆君写下的诗作:“东南学子西北行,三尺讲台万里声。据典引经独我见,探究文献盛其名。卸甲迟迟古稀过,书文健体曾未停。骑行游泳日光浴,神采依然傲春风”。我们学校七八届(七五级)毕业校友苏君,看到谭君制作的“美篇”后,从“美篇”中下载一张我的相片,然后配上一首诗:“不像九秩翁,实乃不老松。期君上寿时(120岁为上寿),走路还带风”直接发给我,表达他对我目前健康状况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许。方式新颖,情谊深切,给我留下下深刻印象。
我来体院60多年了,工作平平,乏善可陈;只在退休后,在学校大环境下,仍然坚持运动健身,取得了可观成效。当下,虽年过九十,尚能看书学习,活动身体。抚今思昔,不能不为当年选择体院高兴,尽管我的大学同学埋怨我为什么不去医学院。当我面对谭君他们仨为我制作的“美篇”,我百感交集。我要感恩学校,要感恩体育;几十年来,与体育结缘,我无怨无悔,至死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