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邂逅教师节

今天是阴历8月15日,中秋节;又是阳历 9月10日,第38个教师节。双节邂逅,全民同庆!天文年历显示,中秋节与教师节双节相遇,在本世纪100年中,只有3次,分别是2022年、2041年、2079年。根据我的年龄,我只能见证和享受今天这一次双节相逢,难能可贵,喜从心生!
中秋节,中国传统的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合称为中国传统四大节。中秋节历史,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它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祭月”,即祭拜月神;后来,由“祭月”演变为“赏月”。中秋夜的“祭月”以及后来的“赏月”,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把8月15日正式定为中秋节,那是北宋时期的事。月饼原是“祭月”时的供品。月饼都是圆的,寓意团团圆圆。“月到中秋分外明”。从古到今,不少诗人留下了无数歌咏中秋明月的诗作。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因中秋月夜、皓月当空而写下的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著名诗句。
至于教师节,有学者认为,汉高祖刘邦诏令每年8月27日,到孔庙纪念孔子诞辰,可以看成是早期的教师节。辛亥革命以后成立的国民政府,于1939年正式把8月27日定为“教师节”,并颁布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和《先师孔子诞辰与教师节合并纪念秩序单》,把教师节庆祝活动仪式化。
1985年1月21日,六届全国人大第九次常委会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今天,是第38个教师节。
设立教师节,是出于进一步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重、最值得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什么是教师?唐朝人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古代求学的人必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当下,对教师的定义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以教育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做人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位名叫陈贵的作者在帖子中写道:一面黑板,两袖粉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着一身素装,捧一颗心来,不求任何回报,这就是老师!
中秋节皓月当空;教师节喜气盈门。今天,我们喜迎中秋月,欢庆教师节,双节相逢,何等快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