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出汗,不仅仅限于散热

(2022-08-05 06:18:35)


我怕热,爱出汗,所以对“汗”的相关知识比较关注。

什么是汗?汉代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说:“汗,人液也”;清代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补充说:“汗,身液也。”现代学者的解释是:“汗,是由汗腺分泌的液体”。人体由于外界气温升高,或体内产热增加所致的热刺激引起的发汗,叫出汗。在不受劳作、运动或疾病影响下,人体24小时内,在不知不觉中会蒸发(排出)约600-700毫升“汗”。医生说,这是正常生理现象。据报道:汗液的成分98-99%是水;1-2%是尿素、乳酸、脂肪酸等。所以,汗不同于水,有汗味;比较特别的是,糖尿病人的汗味,微带芳香,而肝硬化病人的汗,却有特殊的肝腥味。

学者们说,出汗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出汗;另一种是被动出汗。主动出汗是指你有意识地通过运动或劳动去出汗,去散发热量,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利;被动出汗是指由于天气闷热、心情烦躁而出汗(包括中医说的盗汗),这种出汗方式,对人的健康不利。

对出汗的原理,现代医学是这样说的:“出汗是人体为适应周围环境,丘脑的交感神经令汗腺从毛孔排出汗液的一种生理现象。”在传统医学看来,出汗是由于阳气蒸腾了属阴的津液。汗是由人体精气化生的。出汗牵涉到心、肝、脾、肺、肾五脏:汗为心之液,由心主宰;汗血同源,肝藏血,也储存汗;脾主运化,也主汗液运化;肺主皮毛,也主汗液输布;肾主水,是汗的根本。在中医看来,汗可排除毒素。因此,中医“八法”(即中医治疗的八种方法,包括汗法、吐法、下法、温法、清法、和法、消法、补法),把“汗法”列为首位。所谓“汗法”,就是通过药物(如麻黄)开泄腠理,促进发汗,是表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汗法”,不仅仅是散热,更主要的是驱邪排毒。邪气在表,“汗而发之”。这是中医独特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把出汗分为主动出汗和被动出汗两大类;而传统医学对出汗类型分得比较细。除了正常的生理性出汗外,还有病理性出汗。常见的病理性出汗有两大类:1. 自汗。不是因为天气闷热,或服用发汗药及其它刺激因素而出汗,叫自汗。中医认为,自汗源于阳虚。2. 盗汗。自汗是在清醒状态下的出汗,而盗汗是在入睡以后人在不清醒状态下的出汗,醒后则汗止。中医认为,盗汗源于阴虚。另外还有战汗、绝汗、头汗、冷汗、偏汗、手心出汗、胸口出汗等等。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出汗。作为人,都应该出汗。人不出汗不行,大汗淋漓、出汗不止也不行。有学者认为,出汗也可看作是一个人健康与否的“检测器”。因此,我们要善待出汗,关注出汗,对于出汗,不应等闲视之!

出汗,不仅仅限于散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