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中八仙与西安八仙庵

在我国汉族地区,有关“八仙”和“八仙过海”的故事,知道的人不会少;如果要问:唐朝时候的“酒中八仙”听说过吗?我估计,没有听说过的人比较多。外地人不知道,情有可原;但居住在曾经是唐朝都城的西安人,应该有所了解,因为“酒中八仙”给西安也留下了一些有趣的传说。
什么是“酒中八仙”?通常的解释是八位嗜好喝酒又崇尚仙道的学者名人。“酒中八仙”也被称为“饮中八仙”或“醉八仙”。据《新唐书. 李白传》说,“酒中八仙”包括有贺知章、李适(这里要读“阔”)之、李琎、崔宗之、李白、张旭。苏晋、焦遂,共八人。这八位酒仙,都是唐玄宗开元时期人,又都在长安京城一起生活,都具有嗜酒、豪放、旷达相似性格。杜甫的《饮酒八仙歌》,写的就是这八位酒仙。在诗里,把这八仙的特点描写得惟妙惟肖:“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把李白嗜酒以及酒后的表现写得淋漓尽致。布衣(即平民百姓)焦遂,据说有“口吃”,平时不爱说话,但五斗酒落肚,醉了,精神就来了,也不“口吃”了,杜甫说他“高谈雄辩惊四筵”。为什么“惊”?醉酒了,竟然不“口吃”了。张旭,唐代的大书法家,尤善草书,但要喝醉酒才动笔。所以杜甫描写他:“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唐代“酒中八仙”都在哪儿喝酒?喝什么酒?据一些零星资料透露,他们喜欢到现在的长乐东路八仙庵旁边的一家稠酒店喝稠酒。稠酒历史悠久,据说商周时期就有了,由徐氏传承下来的。稠酒配有中药黄桂,具有黄桂芳香,所以又叫黄桂稠酒。据说唐玄宗喜爱喝黄桂稠酒;“贵妃醉酒”,就是杨贵妃因为喝黄桂稠酒喝醉了。
有史料报道,李白曾多次醉倒在徐家稠酒店,因此后人刻有一块写有“长安酒肆”的石碑。这石碑 ,现在仍然竖立在八仙庵大门口(见附录)。
后人对唐代“酒中八仙”在长乐坊喝稠酒的事,不仅仅刻一块 “长安酒肆”石碑,据说还建了一座“八仙庵”,纪念“酒中八仙”。据《长安府志》说,到了宋代,有一位叫郑生的人,于长乐坊遇见“八仙”(传说中的“八仙”)显化,就建造“八仙庵”,祭祀“八仙”。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来西安避难,入住八仙庵。为此,慈禧“赠银整修,并颁赐庙额:“敕建万寿八仙宫”。从此,“八仙宫”被视为道教仙迹圣地,享誉中国道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