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是笑话的“笑话”

(2022-06-04 05:55:10)


 

最近,我外孙女丁丁收到了幼儿园托托班的方老师给她发来的一条短信:“好消息!Ryan(我重外孙小可乐在幼儿园的英文名字)今天中午吃了肉末豆腐;下午,煎鸡蛋也吃得可好了。”接着,方老师又说:“我给他说,吃了豆腐会长高。他听话,真的把菜吃完了。一吃完,就赶紧去把身子量了一下”。

外孙女把这个短信转发给我看。我看着短信,想到孩子吃完肉末豆腐后,跑去量身高的那一刹那,不免忍俊不禁!我佩服方老师会哄娃,哄骗孩子说,吃完了这个菜,就会长高。每个幼儿园的娃娃,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长得高高的。方老师以能长高为“诱饵”,让孩子把不爱吃的菜竟然吃完了!我更欣赏我的重外孙的憨厚,对老师讲的话一点不怀疑,百分之百的相信。小家伙吃完了那碗菜后,真的去量自己的身高长高了多少!可笑不?可笑;但也不可笑。这应该属于可爱的“童心”使然吧!

重外孙小可乐从小就有偏食现象(原因不详)。他不太爱吃蔬菜、豆腐、鸡蛋这些家常菜,却偏爱吃排骨、鸡翅、鱼肉和土豆丝;在没有他爱吃的肉食和土豆丝的时候,光吃饭也行,就是不爱吃菜。在家里,阿姨总会想方设法给他准备一点他爱吃的肉食,哪怕是弄一点土豆丝,并且千方百计哄他吃点蔬菜。在幼儿园,集体伙食,你只能做什么菜就吃什么菜,不能任你挑选了。这样一来,如果这顿饭有他爱吃的菜,那么这顿饭就吃得很好;如果没有他爱吃的菜,他就光吃饭。光吃饭,不吃菜,老师不愿意啊!于是,生活老师就会想办法让孩子吃点菜。办法之一就是“哄”!

“哄”,是一个多音、多义字。当念成第三声时,有两个意思:一是说假话骗人;二是用语言或行动逗人喜欢。生活中,最常用的是用于“哄小孩”。在不同场合,“哄小孩”可以是哄骗(说假话);也可以是逗乐(如婴幼儿哭了)。幼儿园方老师让我的重外孙吃菜,更多的是“哄骗”,骗他吃完了菜就能长个儿。这显然是谎言,但没有一个人会指责方老师说谎(包括家长),反而还会说她会“哄”孩子。我的外孙女在看到这条短信后,给方老师是这样回复的:“这个消息真的太好了!在家里,这两样菜(指肉末豆腐和煎鸡蛋)本来都不吃”。言外之意,在为方老师“点赞”。即原本不爱吃的菜,方老师竟然“哄”他吃完了!“哄”,成了一个褒义词!中国字的奥妙,就在于你在什么样的场合,能把贬义词变成为褒义词;同样,在某种场合,褒义词也可以变成为贬义词。词性多变,让中文(汉语)更具魅力,也增加了学习难度。无怪乎老外惊叹:中文难学!

不是笑话的“笑话”

不是笑话的“笑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