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代长安城里的“坊”

(2022-05-03 06:29:34)


什么是“坊”?《说文解字》说:“坊,邑里之名”。邑里,就是乡里,民众聚居的基层单位;民众聚居的基层单位就叫“坊”。通常,在州县城里的聚居地叫“坊”,在郊外的聚居地叫“村”。隋文帝称帝后,把大兴城(即后来的长安城)划分为若干“坊”;隋炀帝即位后,改“坊”为“里”;李渊建立唐朝后,又改“里”为“坊”。唐朝人把长安城里用于人居的地方叫“坊”;用于商贸的地方叫“市”。

在唐代,长安城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城市,总面积达84平方公里,居住着百万人口。长安城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宫城是皇室家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皇城是中央行政机关办公所在地;外廓城是居民区和商业区以及佛寺道观所在地。据介绍,长安城里,有东西向的街道14条,南北向的街道11条。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东侧划分为55坊,西侧划分为55坊;其中东侧有曲江池、芙蓉园,占地2坊,东侧实际有53坊。东、西两侧相加一起为108坊。这种整整齐齐的城市布局,被白居易形容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见附图)。

长安城里的“坊”都建有围墙,围墙的高度并不统一:坊里住着有权有势的人家,围墙就高;坊里住的是平民百姓,围墙就低。每“坊”都有供出入的东、西、南、北门;皇城两侧的“坊“,只开东、西门,不开南北门。长安城一直实行宵禁,夜间禁止在坊外活动。宵禁由左右金吾卫(唐朝十六卫中的两卫)负责,负责开、关坊门,负责通知百姓。刚开始,是由士兵骑着马呼喊。唐太宗登基后,改为击鼓。早上听见鼓声,打开坊门,人们可以出行;天黑听见鼓声,关闭坊门,人们再不得在坊外。但在坊内,仍然可以照常自由活动,商铺照常营业。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天,“金吾不禁夜”,就是说,这三天晚上,不关坊门,让市民百姓看灯、踏歌。古书上讲,这3天晚上,连3千宫女都让出去狂欢;有的宫女,也就借此机会逃之夭夭,不愿再在深宫活受罪。

唐朝皇帝姓李,尊奉道教,城里有不少道观;武则天信奉佛教,城里又有不少佛寺。有人统计,唐代长安城里有佛寺、道观等151所,分布在各个坊里。如最早的薦福寺在开化坊(薦福寺被毁后,在小雁塔所在地安仁坊内重建,寺、塔同坊);小雁塔在安仁坊;大兴善寺在靖恭坊;慈恩寺、大雁塔在晋昌坊。

长安城名义上有25条街(东西向的街道有11条;南北向的街道有14条),但你走在街上,看不到繁华,没有商铺。因此,《封氏见闻记》就记录了有“西番人”在朱雀大街打马球的场景。朱雀大街有150米宽,没有多少行人,在那里打马球并不难理解。但在坊内就另有一番天地。除了民居外,还有许多商铺、作坊。古书介绍:靖恭坊有制毡中心;崇仁坊有乐器制作中心;长兴坊主要经营风味小吃;永乐坊经营茶叶,并有许多茶馆;长乐坊则是酿酒的地方,有许多酒铺。长安城里的“坊”,据说都钟爱栽花种树:栽的花以牡丹、石榴最多;种的树以柳树最多。栽种石榴,与武则天有关;栽种柳树,与唐人“折柳送别”的风俗有关。

唐朝,公元618年建立到907年灭亡,离我们已经一千多年了。世事变迁,原来的108坊,早已荡然无存,但我们还能在各种文献、遗迹、遗存,看到一些“影子”。在建的“西安小雁塔太古里”,建有“安仁坊遗址展示”。今年底建成并开放后,我们将看到当年的安仁坊是个什么样子。

唐代长安城里的“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