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以前的古玉中有没有和田山料? 祥云轩商周玉器收藏与研究之120

标签:
祥云轩商周玉器分析鉴定收藏 |
祥云轩商周玉器收藏与研究之120
汉代以前的古玉中有没有和田山料?
清代古玉藏家、理论家蔡可权说:“古玉宜首别真赝,而后辨精粗美恶。”
当代藏家总结说:“收藏一千件仿品,不如收藏一件真品,收藏一千件真品,不如收藏一件精品。”
祥云轩发表西周玉器需要强调的话
120
西周
高6.6cm
造型与工法
此白玉玦形龙比之商代的此状玦形龙,已经全面简化:商代的齿牙脊棱变为近似刃状的脊棱,首尾相衔的分界已不甚明显,镂雕的口齿已变为平面上的线纹,变形云纹构成的鸟纹变得疏朗,蘑菇状角变为前方后翘的尖角状。艺术形象与工力有远不如商之感。
阳纹棱的两侧均运用一面坡纹,寛坡,缓坡,不平之坡,坡面上平行而不甚规整的砣痕,棱线不直等状态,均为西周砣线之特征。
沁状
此器玉表上的沁醭已经褪去,玉内有雾状、绵状沁,玉表有麻密的沁坑,线槽内泌出沁浆,呈滋润状态。
汉代以前的古玉中有没有和田山料?
此器为和田山料。有人说,汉代以前的古玉均用和田子料,没有山料,这是不符合乎实际的。杨伯达先生主编的《中国玉器全集》中不少的出土玉器,就是和田山料。因为白玉受侵之后,大多都发生色变和质变,而不易仔细辨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