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很流行一句话,就是“再穷不能穷孩子”,
很多父母认为自己这一代人吃的苦已够多,该让孩子过得幸福些,所以,无论孩子要多少零花钱,只要孩子提出来的,都会想尽办法给予满足。然而金钱却是把双刃剑,用得不好就会伤人。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知道攀比,甚至一些孩子的阔绰让我们这些大人都瞠目结舌。孩子们并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在他们看来,花父母的钱理所应当,因而从小就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这也暴露出我们在财富教育上的缺失,看来教育孩子正确的金钱价值观,是我们不容忽视的话题。
经常听人这样抱怨说:“我的孩子长这么大,只会花钱,其他什么事都不会做”作为家长在给孩子钱,在无休止地为满足孩子各种各样欲望而慷慨解囊的同时,是否告诉过孩子父母挣钱的艰辛?一些父母错误的认为在子女身上投入的经济成本越高,对子女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就越有利,事实证明指望用金钱堆砌出一个好孩子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实际上,给孩子金钱容易,但培养一个好孩子却很难。用金钱毁掉一个孩子容易,在金钱充斥的世界里塑造孩子不为金钱所动的性格则更难。有句话叫做“娇子如杀子”。虽然现在我们完全有条件为孩子提供更富足的生活,更舒适的环境,但要清楚一点,过于富裕优越的生活不会给孩子以能力和成长,反而会消磨孩子的激情、理想和斗志,正如松树生长于瘠土,肥沃土壤反而长不出挺拔刚毅的风格一样。对成长于物质相对丰富环境中的孩子来说,比给金钱更重要的是给孩子正确的金钱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应包括:金钱和物质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靠辛勤劳动换来的,让孩子体验劳动获得金钱的不易;金钱能让人拥有物质条件,但不能代替所有的美好精神品格,幸福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用金钱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学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获得精神快乐;学会合理支配金钱,让金钱在孩子的生活中处于合适的位置。所以,为了实现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就要给孩子理智的爱。成由勤俭败由奢,止奢当自年少始,这就更需要家长有正确的金钱观和科学教育孩子的技巧与方法。提几点我的粗略看法,仅供参考:
1、
给孩子零花钱并学会合理消费
零花钱可以让孩子懂得在钱的使用中如何作出好的选择,在孩子对零花钱的使用自由和你的指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零花钱的一部分要存起来,从长远看是准备给孩子读大学用,短期的作用是可以买孩子想要的价格贵一些的玩具,这将提高孩子在使用钱时的责任感。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父母应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初期可以不干预,当他犯下错误时再悉心教导,让他初尝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孩子在花钱买东西的过程中,父母要教会孩子审慎决策,形成合理的消费观念,培养基本的消费能力。
2、
不能把物质刺激作为孩子前进的动力
孩子最想要得到的是父母的爱和赏识,当金钱用做奖励的时候,孩子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和感受则与金钱联系起来了。用爱的表达行为来奖励孩子,能够教会孩子去感受他们得到奖励是因为他们事情完成得很好,而不是他们做的事情值多少钱。不要叫小孩做家事来换取零用钱;孩子帮忙家事,应该是因为他觉得应该参与家里的工作和活动,也是因为体贴爸妈的辛劳,而不是为了赚钱。 让孩子以为做一点什么,都能得到有形的,物质的好处,这是培养“小势利鬼”的好办法;如果是培养健全的人,就应该尽量避免物质刺激,或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
3、
让孩子明白金钱不是万能的
告诉孩子世界上还有很多东西是钱买不到的,及时地树立这样一种观点:钱是不可缺少的,但钱不能代替亲情、友情等一切美好的东西,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花钱买到。钱可以买很多学习用品,如漂亮的铅笔、本子和精美的图画故事书,可是要想学会识字学会写字,让这些书本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本领,即使有再多的钱也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只有经过我们一个字一个字地认、一个字一个字地写,才能顺利地学到知识。同时要告诉孩子父母对他的爱,一家人的幸福是多少钱也不换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亲情。
4、
让孩子明白赚钱比花钱更不容易
父母要告诉孩子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树上长出来的,而是努力工作换来的。让孩子明白花钱背后必需付上责任与义务,进而建立“只有辛劳地付出才能快乐地享受”的重要价值观,让孩子一生受益无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