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陪孩子“玩”当成第二事业--新浪少儿首页推荐

标签:
育儿随笔/感悟教育情感我记录杂谈 |
分类: 涛妈的文章 |
人不可能重复自己的童年,不过,爸爸妈妈们却能在这种无奈的情境中,给自己创造一个重返童年的机会——和孩子一起享受童年的欢乐,这需要付出时间、精力、耐心和毅力,当然还有,就是我们自己要保留一点童真。
或许,这对今天的一些父母来说,是最最不容易做到的,生存的压力,自我发展的雄心以及给孩子创造经济财富的重任,往往使爸爸妈妈紧张得透不过气来,他们舍得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给孩子足够的物质上的“铺张”,也舍得在保姆和看护人身上投资,却舍不得拿出一点点时间陪陪孩子。
与爸爸妈妈共处是孩子的“专利”
不是所有的妈妈都有能力和条件做全职妈妈,但妈妈们即使每天再忙,也要在时间上给孩子一些“专利”,雷打不动,因为孩子和妈妈在一起时流露出的安全感,放松的心态和由衷的快乐,是和任何其他人在一起时无法替代的,孩子眼睛里闪烁的幸福之光,会让你从心底里感到为此所做的任何付出与牺牲都为过,在与妈妈的情感交流中,孩子能领悟到“被爱”的美妙感觉,从中懂得怎么去爱别人,关心别人。
拿出时间陪孩子,蹲下来和孩子沟通,倾听孩子,让他说说心里高兴的事和不高兴的事,就算是两三个月的宝宝,父母也不可小视,和宝宝说话,你会发现他能及时做出“哼”、“哈”的回应,当然他听不懂你说的是什么,却能从你的表情,语气、手势中,感受交流的快乐,这种精神上的安慰,能对宝宝的大脑产生良性的刺激,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孩子在爱,拥抱和亲切的环境中,容易养成健康的心态,很少出现心理障碍。
和孩子“玩”也是一项事业
每天拿出多少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其实这真是太少了,辟出8小时工作以外的绝大部分时间,做孩子的亲密玩伴,真正沉浸在孩子“玩”的事业中,和孩子一起观察那些鲜活的、有生命的东西,共享发现的乐趣,在有限的与孩子游戏的时间里,完全用孩子的方式和他一起游戏,一起比赛,一起动手,想新的点子,用成人的智慧引领孩子,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拼插出不同的建筑,操纵着他的玩具人物虚构故事,或画出多种颜色的太阳和穿着各色衣服的小兔子。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是让孩子在浓浓亲情的欢乐中度过,还是在孤独寂寞中度过,这个大权把持在父母手里,或许,我们真的有许多工作要做,有没完没了的社交活动不得不去应酬,有一系列的自我发展计划要实施,但这些都可以先缓一缓,放一放,把宝贵的时光留给孩子的人之初,让他在所有的敏感期里发挥自己的潜能,关注他,肯定他,和他分享欢乐的痛苦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