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言文教学之“特殊的句法结构”之一“被动句”

(2007-06-24 11:26:04)
分类: 教学资料
什么是被动句?
  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这种句子就是被动句。(被动句指主语是动作行为受事的动词谓语句。)古代汉语中被动句分为:
  一、意念被动句
  动词前后没有任何表示被动的词语标志,而用一般主动句的形式表示被动意义。这种被动句叫意念被动句,又称为无标志被动句。
     彼窃   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庄子"   箧》
     人固不易知,知人亦不易也。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意念被动句只能从意义上去理解。
  二、有标志的被动句
  (一)助动词+动词
1、见,可译为“被”
         爱人者必见爱,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墨子"兼爱下》
2.为,译为“被”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             《韩非子"说难》
3、被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列传》
  (二)介词+主动者+动词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
     适为虞人逐﹐其来迅速﹐幸先生生我。        《中山狼传》
  (三)动词+介词+主动者
  1、于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诗"邶风"柏舟》
         信于友有道﹐事亲不悦﹐不信于友。
                                         《淮南子.主术》
  2、乎
         万尝与庄公战,获乎庄公。        《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驱于声词,眩乎辩说。       《韩非子"问田》
  (四)助动词+动词+介词+主动者
  1、“见…于…”式
         晏子见疑于景公。       《晏子春秋"内篇"杂说下》
         故桓公之兵横行天下﹐为五伯长﹐卒见弑于其臣。
                                 《韩非子.十过》
  2、“为…于…”式
         (楚)多出兵,则晋楚为制于秦。 《战国策"秦策三》
  3、“被…于…”式
         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战国策"齐策》
  上2、3种句式没有怎么发展就被淘汰了。
  (五)介词+主动者+语气词+动词
  1、“为…所…”式
         夫直议者不为人所容。         《韩非子"外左下》
  2、“为…之”式
         [纣]遇周武王,遂为周氏之擒       《管子"七臣七主》
  3、 “为…之所…”式
在前两种格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故人主之意欲见于外,则必为人臣之所制。   《淮南子"道应》
  4、“为…见…”式
         烈士为天下见善矣。         《庄子"至乐》
  5、“为…所见…”式
         (今凉州部)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                 《后汉书"西羌传》
南北朝时期,产生了现代汉语被动句的表示法。
     臣被尚书召问。         蔡邕《被收时表》
近代汉语中,表被动的词还有“吃”、“著(着)”“叫”。
  三、关于“于(乎)”字式
  “于(乎)”字式,动词后用“于(乎)”引进主动者,可以看成是被动句式之一。这种句式可与其他被动句式进行转换。
     襄子围于晋阳。             《韩非子"难一》
     襄子见围于晋阳。            《说苑"贵德》
         弥子瑕爱于卫君。           《说苑"杂言》
         弥子瑕见爱于卫君。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圣人制礼乐,而不制于礼乐。     《淮南子"   fan泛论训》
         圣人能制礼乐,不为礼乐所制。     《淮南子》高诱注
         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史记"屈原列传》
         先绝齐而后责地,则必见欺于张仪。     《史记"楚世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