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冲高回落阴 又到方向选择时——3月13日盘后日记

(2009-03-13 16:13:54)
标签:

证券

理财

阳谋

战法

a股

沪深

杂谈

    美股昨晚大涨,日股、港股今日更是暴涨,但今天沪深A股走势让人失望。早盘,受外盘影响,指数小幅高开,震荡后跟随港股在10点后明显上拉,汽车电池股、汽车股及中国银行表现出色。但事实证明,这只是虚晃一枪的“阳谋”。由于量能不济,在冲至2166后,指数开始震荡走低打绿。最终,沪深A股均以小幅高开、冲高回落、上影远长于下影的小跌阴线报收,成交量比周四略有萎缩。

    昨天博文强调要注意主力的“阳谋”,即借助两会闭幕以及昨日小阳星,将追高者拿下,从今天看,主力的确是借助了两会闭幕、上午的上涨假象。特别是,由于外盘全面大涨配合,主力今天的“阳谋”得到了更出色的发挥。

    两会对股市的影响从来都是一道坎,方向性的选择通常在两会后做出。从目前的技术面状况,也能看出现在又到了选择上下方向的关键时刻。结合一张图表,你就明白了:

 冲高回落阴 <wbr>又到方向选择时——3月13日盘后日记

    上图是上证日线走势,根据我红、蓝线的标注,配合成交量,3月3日2037以来,沪指运行了一个标准的三角形整理形态,这个三角形是上升中继还是下跌中继,取决于对图中1线还是2线的翻越。目前,这个三角形运行到了该选择方向的位置,这个方向性选择将会下周一做出(最迟下周二)。

    如果下周初对1线即红色警戒线形成翻越,则代表2402以来的调整宣告终结,两会后会有新的上攻;如果下周初对2线即蓝色警戒线形成翻越,则指数将配合两会,选择向下,60日均线有支撑,但最终会有下破2037甚至2000的过程产生。

    到底选择哪种方向,我不想武断断言,将在周末做认真研究,如政策、行业、技术面、盘口、外盘等。同时,一旦下周初确定性的方向选择做出,我将第一时间通知朋友们。故大家目前要做的就是不要过分在意今天的涨跌,而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开开心心地过周末!

    下周初关键点:2150,2090。

    不管下周初选择何种方向,按我的理解,由于1664以来的原始上升趋势通道依然保持完好,10周、30周均线所在2070、2080区域也两次在关键时刻对指数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故目前我们依然可认为1664、1814以来的中级反弹依然在继续。

    但中级反弹在继续,不代表所有个股都值得继续持有或继续买入,而是要注意风格的切换。故大家在下周行情中,要继续回避春节后涨幅过大、脱离基本面支撑的黑马股,把注意的重点放在符合09年以及两会后政策导向的行业和个股。这些行业和个股必须有业绩复苏的迹象,且春节后涨幅不大。

    根据我对政策、行业的理解,结合涨停板战法、龙头战法,我依然是昨日看法,重点从四大类中挖掘机会:

    1、  汽车板块;

    2、  医药板块;

    3、  化工、地产板块;

    4、3G、电子元器件板块。

    目前到了年报披露高峰期,4月也将开始披露09年一季报,大家要未雨绸缪,做好对这些行业、板块的研究,要注意同一行业、板块中个股的强烈分化。同时,对买卖点的把握,依然坚持我反复强调的“买跌卖涨”的波段操作原则。短线感觉好的朋友,依然在设好止盈止损基础上适当关注有T+0优势的权证!

    组合今日动作中等。组合一路持有的医药板块中我认为潜力最大的品种今天下午指数跳水,其出现逆势上拉,是突破前的信号,让我很开心。

    昨天调进的低价三线地产股今天上午跟随指数有明显上拉,但有疲态,且地产行业今日没有利好出台,股组合做了短线获利调出。

    调出这档成员后,组合按30分钟战法、涨停板战法对化工板块一档成员做了逢跌调进,希望下周有好运!

 

    祝大家周末愉快!同时预告一则喜讯:

    受有关方面邀请,我将于3月21、22日(下周六、下周日)在中科院广州分院举行实战操盘免费讲座和强化培训,和朋友们交流探讨下周、二季度、09年行情和布局思路、布局策略,以及最强龙头股、权证的买卖把握技巧。

    周六活动免费向全国博友开放,周日活动则更精彩。欢迎全国博友届时到场参加!

    详情可点击http://bbs.cfu168.com/view/web/index/bbsreader.jsp?post_id=23219或参看本人博客公告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