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杂化的局面和走势 简单化的理念和操作——5月13日盘后日记

(2008-05-13 17:05:28)
标签:

股票

 

    昨天四川汶川的地震比较偶然,我是看了随后的新闻才知道。当时,我赶快和四川、重庆的朋友赶快联系,四川的无法联系上,谢天谢地,重庆的联系上了。武汉震感不明显,但好多博友对我进行了问候,让我很感动!

    其实,最应该问候的是处于地震灾害中的同胞。突发灾难来临,我们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在这里,我用我的文字代表所有关心我、关注我的朋友向死者表示哀悼!希望生者能化悲痛为力量,珍惜生命,珍惜人间一切美好的东西!

    由于昨天收盘后央行快速公布了上调准备金率0.5%,加上四川汶川地震对人们心理面的巨大影响,今天大盘开盘后的大幅低开是必然的。但今天开盘处几乎就是全日最低点,指数出现了震荡反抽。但由于中国人寿等指标股压盘打压,尽管下午个股活跃,涨停无数,但指数依然以下跌66点收盘。

    上调准备金率的利空已经消化,今天大跌的根本原因还是这次突发的地震。上周五以来我反复谈到本周的几大压力,结合地震看,局面无疑更复杂化,这也给研判行情、研判热点带来了难度。

    但地震只是偶然事件,总会过去。在我看来,偶然、突发事件只会影响大盘短期走势或某一天的走势,无法影响中期和长期走势。这次地震会对某些上市公司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其短期、中期甚至长期走势,但要对大盘的中长期走势产生影响、对所有上市公司中长期走势产生影响,是不可能的。

    明白了这些道理,面对目前复杂的局面和走势,您一定能做出相对简单的理念和操作。不管有什么突发事件,最重要的始终是对板块、行业、上市公司的分析,对指数中长期趋势的理解。这样,你就能排除干扰,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如此重大的突发事件面前,今天最低点探到3508,没有破我设定的3500极限位。昨天我的看盘系统显示3490是极限,今天已经正式上移到3500。在重大考验面前,3500没有破掉,难能可贵,说明大盘依然运行在强势整理中。20日和30日均线开始发生粘合但尚未金叉,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加上交行本周五的大考尚没有来临,因此,指数应还会有反复。还是前期看法:3520~3600是指数近期的合理调整区域,3500是调整极限,击穿3500是属于诱空,回补3278处缺口没有可能性,整理完成后,指数将继续中级反弹,开展反弹第二波的冲击。

    由于地震及国际油价、粮食价格的上涨,以及加息阴影的暂时消除,未来应关注的市场机会其实已经出来:

    一是灾后重建受益的水泥、钢铁、基础设施、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今天,水泥板块几乎集体涨停,工程机械、钢铁等也有表现。但要注意的只是游资短炒,重点关注最强的几个龙头。

    二是和救灾相关的医药板块。医药板块昨天提到过,其实已经走强很久,这次地震灾害,对药品的需求必然大幅上升,很多医药公司会大幅受益,受益程度仅在水泥板块之下。但大形态看,医药板块明显有中长线主力运作,震荡后很多品种还有机会,拉回就是买点。也许,医药板块会成为农业、新能源后第三个创历史新高的牛股群。

    三是农业、新能源、创投、奥运、年报高送转、有色、煤炭等前期强势股。由于这些板块有较好的成长预期做支持,故其中的优质品种仍将反复走强。但要注意掌握好节奏,最好等下跌时进行逢低吸纳。

    组合遵循这种简单化的理念,进行了相关的调仓动作。水泥板块由于上涨太突然,且大形态好的几乎没有,故组合今日出击重点放在医药股上。

    医药股中,我进行了仔细筛选,选择了两家股价不高、真实财务状况优秀的品种,出击后,一档封死涨停,一档攻击涨停。还有一档,今天已经入选股票池,准备明后天逢跌调进。这三档品种我个人感觉都将再创历史新高,这是由它们的基本面和大形态共同决定的!

    其它如农业股、创投股、券商股等,今天要么表现出色,要么没表现,组合继续持有,等待卖出信号出现再说。

    综合看法:由于央行上调准备金率特别是四川汶川突发地震的影响,今天大盘再度出现调整;地震能影响短期走势和部分公司走势,无法影响大盘中长期走势;3520~3600是合理调整区域,3500是调整极限,击穿3500是诱空,回补3278缺口不可能;调整后将继续中级反弹;短线关注水泥等灾后重建受益板块,中线继续关注医药、新能源、农业、创投、奥运、年报高送转、有色、煤炭等板块,其中的优质龙头是出击重点,拉回就是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