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6124以来调整级别和时间跨度的再认识——3月17日盘后日记

(2008-03-17 16:41:08)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杂谈

 

    今天大盘再度走出了让人失望的大跌走势,但也是一种必然。因为下跌行情中,黑色星期一是常态,就像上涨行情中,红色星期一是常态一样。

    大家所预期的利好的确有,如新基金的发行、QFII的再度开闸,但和美股、港股的再度大跌相比、和央行行长讲话中透露出来的加息预期等利空比比,太微不足道了。

    同时,市场最缺乏的是信心,因此,这些利好无法鼓舞市场信心,和巨额大小非解禁、平安的大盘股的天量再融资等严重打击市场信心的压力相比,市场显然不会领情,只会选择继续下跌。

    这次市场在指数方面选择的调整力度我预估到了,如去年10月底、11月初我就在很多人士认为会上8000、上1万时,指出中国股市会有一次力度超过去年5.30的调整,可能方式上和97年5月到99年5月比较类似。但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个股、板块行情的多变性,虽然没有像有些人一直看多,对风险意识有强调,但力度不太够,我在这里向大家道歉。

    中国股市只有20年不到的历史,即使是最资深的股市专家,和成熟国家的投资大师比,由于阅览也就顶多18年,差距肯定非常大。但经历了这次教训,我相信我和朋友们肯定会比以前更加成熟。

    这个双休,包括今天,我一直在深度思考08年行情的大体运行轮廓、6124以来调整浪的运行轮廓。由于上周3到周5的多重时间窗口,市场没有选择向上,而是选择向下,因此,市场已经变熊是毫无疑问的。

    我认为:中国股市从1990年95点开始,已经运行了两个超级循环浪。90年的95到93年的1558可以当第一超级循环浪,93年的1558到94年的325可以当第二超级循环浪,94年的325到现在,一直在运行第三超级循环浪。

    这个第三超级循环浪是时间跨度最长、力度最大的,目前尚未运行完毕,又可细分为五个循环浪,其中,94年325到01年2245是第一循环浪,01年2245到05年998是第二循环浪,05年998到07年6124是第三循环浪,也就是最有力度的三浪三。

    因此,6124以后的调整,从级别看,属于第三超级循环浪中的第四循环浪的调整,级别上高于去年的5.30,也高于97年5月到99年5月的调整,和01年2245到05年998的调整级别一样,但低于93年1558到94年325的调整级别。

    从月线MACD角度,在月MACD死叉后,2245到998的调整时间跨度有4年,用了四年时间,使过高的MACD回归0轴以下,空头力量才终于宣告衰竭,形成双金叉后,发动了998到6124的三浪三主升行情。

    这次,月线MACD也发生了死叉,是在历史新高的800到1000值域发生高位死叉,故要回归0轴(最低回抽01年200左右),需要太长的时间,故这次熊市的时间应该是很漫长的,08年是大调整年,甚至一直要到09年,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但和2245到998的调整一样,熊市中也会贯穿几次非常重要的反弹,也就是大B浪或大X浪反弹。

    2245到998的重要反弹是在1300区域产生,6124以来的反弹在哪个位置产生现在无法说,但根据波浪理论的原则,起点肯定会高于2245。个人认为应该在近期的3月底或4月初,3000到3800都是合理的,这个要取决于政策面及外围市场动向了,现在预测意义不大,到真正的大B浪或大X浪时,我再通知大家。

    因此,面对类似于2245到998级别的调整,谨慎参与是您唯一的选择。上周五强调本周要注意强势股、高控盘股补跌的风险,今天很不幸,得到了验证。因此,如果目前还持有强势股、高控盘股的朋友,就像手里拿着一个拉开了引线的炸弹一样,爆炸是必然的,降低他们的仓位、回避他们是您唯一的选择。还是上周看法:目前,半仓是比较适宜的。

    今天,尽管中石油、中信证券等有护盘动作,但仅仅是护盘而已,属于技术反弹,“高手死在反弹上”,我依然不踏实,故组合依然没有任何动作,等确认市场见底了再说吧。也希望大家善于控制自己。

    综合看法:由于消息面仍无实质性利好,黑色星期一再度上演;6124以来的调整级别等同与245到998的调整,时间跨度将很漫长,大家要有心理准备;目前,控制仓位、谨慎操作是您唯一正确的选择;除了多看少动,要重点防范强势股和高控盘股的补跌风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