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7年1月走势有望重演——10月12日盘后日记

(2007-10-12 16:20:38)
标签:

我记录

财富人生

中小板

钢铁股

参股券商

 

    今天大盘走成这样符合我的预期,由于缺乏广泛性热点的支持,大盘在极少数权重股带领下的单边上涨注定是不能长久的,因此今天大盘在冲至5959这一比较微妙的点位后出现大幅跳水的情况,周三留下的缺口得到回补,尽管下午多头主力进行了反击,但依然以微跌收盘。

    昨天我曾在博文结尾大体提出大盘在6000点附近有望重演年初3000点的一幕,从今天走势看,已经基本有这种雏形。后市上证指数肯定还会创新高,但热点的演绎将发生深刻的变化。前期大幅表现的极少数核心蓝筹将步入中期调整,这种中期调整的方式和今年1到5月比较类似。今年1到5月,核心蓝筹股基本没表现,这一幕有望在10月中下旬乃至11月上演。因此,指数目前的上涨空间应该会比较有限了,要随时提防目前已经没任何投资价值、只是在投机透支炒作的少部分最占指数的核心蓝筹调整的风险。当然,它们的调整可能采取平台型的方式,空间不会有太大,但一旦下跌,可能也会让你受不了。

    历史是公平的,也是无情的。今年1到5月,整个核心蓝筹是跑输大盘的,当时有多少人认为它们会多有投资价值?当时它们的股价只有现在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6到10月的疯狂又有多少人能料到、能一路持有到现在?透支炒作的结果只能是调整,把表现的机会让给新兴的热点。

    今年1到5月份,当时市场上的领涨热点是券商、参股券商、整体上市、奥运题材、3G科技股,基本不是基金重仓股。从10月中下旬开始,大盘的热点也将发生深刻变化,题材性、成长性的热点将会得到很大的表现机会。如果说6到10月是追求蓝筹的价值,那10到12月也许是重在挖掘个股、板块的成长性。

    核心蓝筹股中,昨天重点提示的以宝钢为代表的钢铁股我认为将会是蓝筹股中补涨的亮点。宝钢、鞍钢等品种有着两市最低的市盈率,以及非常大的市值、权重,同样都是股指期货时代超级主力必须建仓的品种,经过9月中旬以来的中期调整后,钢铁板块有望再度获得表现机会。今天,尽管很多钢铁股一样随大盘出现调整,但宝钢、莱钢等优质钢铁股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估值水平低、整体上市、集团资产注入等有望成为钢铁股炒作的主线。

    电力板块道理一样,同样是炒作钢铁股的那3个题材。但按历史股性来看,电力板块我认为后劲比钢铁股要弱一些,重在对几档龙头的挖掘。

    券商、参股券商板块是今天最大的亮点,海通证券、宏源证券、S爱建等都出现涨停或攻击涨停的走势,看来我前期对这一板块的看法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现在是3季报公布期,有着良好业绩预期的券商、参股券商板块现在不表现,何时表现呢?加上券商借壳、IPO的进展,券商、参股券商板块有望继续活跃,大家在下周可以继续关注几档最实质的龙头股的机会。

    参股期货板块今天在调整,但整体上攻形态保持得不错。随着股指期货的日益临近,该板块展开主升浪只是时间问题,同样,之关注几档最实质的龙头。

    中小板今天依然有3档品种涨停或攻击涨停,在今天大盘调整中显得非常抢眼。中小板总共有170多家已上市的公司,选择的重点依然是我强调过的002050以后的品种,也就是002050到002200之间的品种(注:没有002200,说这个是方便大家理解,很多朋友不明白002050以后品种的意思)。这些品种大多数没能分享到牛市盛宴,但都有主力把守,在完成上市后的建仓、洗盘后,出现拉升是在所必然的,就算为了未来的创业板,也该表现一下。中小板有望成为未来高价股的一个重要诞生地,大家要重点关注其中高成长品种的机会。

    3G科技股还没有走稳,何时表现尚需要观察。

    综合来看,极少数蓝筹股透支拉升后,进入调整是必然的,因此大盘指数重演今年1到5月走势可能性很大,核心蓝筹有望进入休整期,新兴热点有表现机会;钢铁板块由于估值水平最低,有望成为蓝筹股中的补涨重点;券商、参股券商板块因为3季报预期及借壳、IPO因素而继续表现,参股期货板块因股指期货日益临近而有机会,这两大板块都只建议关注龙头;中小板有望成新兴热点,重点关注其中高成长品种的飙升机会;3G板块还需观察。

    我想到的都说了,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翻看我以前的博客,也欢迎大家对我多提意见。10月以来的行情操作难度加大,大家的心情都不好,但希望大家在周末能放松心情,毕竟股市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

    最后,祝大家周末愉快!下周一盘后我们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