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游记二:九章戏浪

标签:
新西兰旅游小巫旅游蜜语亲子游海滨度假儿童游泳 |
分类: 游记 |
话说熟悉我的读者都知道,俺们家有两个见水就撒欢儿,见浪就朝前冲的小海豚:
这次去新西兰,最后一站是外浦(Waipu),好友Lachie的农场。外浦小镇位于奥克兰北部、新西兰东岸,面朝太平洋;奶奶家小镇地处西岸,面对塔斯曼海,气候变化无常,海面浪头不大;相比之下,东岸的海滨更给力,气候更加稳定,连日阳光灿烂,海面碧波荡漾,无风三尺浪。我们这六口人每天泡在海水里,终日流连忘返。
本篇游记以图片为主,向大家介绍一下俺们家海边戏浪的N种玩儿法。
一、直接挺浪:浪头过来时,转过身去,用脊背接住,让大浪扑身而过,同时双脚随浪跳起,即jump over。
二、这种玩儿法不仅可以独乐乐,还可以抱着别人家的娃儿齐乐乐,比如Sam同学抱着同行的德国小妹妹,并携自己的妹妹挺浪:
三、俯身钻浪:有时浪头太大,会把人冲倒,这时比较巧妙的办法就是俯身扑进浪里,钻过去,即dive
through。(巫家爷仨示范如下)
四、随波逐流:上述几种玩儿法,都是让浪头破(break)在自己身上。如果不想承受浪花的打击,可以游到浪头浮起但尚未破浪之处,随着浪势起跳,让浪把自己托过去,即float
over。
六、也可以像Sam同学这样耍酷,趟在水面上随浪起伏:
七、孩子们最喜欢的戏浪活动之一,就是划浪板冲浪(bogie surfing):
妹妹近几年也奋起直追。
八、划浪板不仅可以压在身下冲浪,还可以这样玩儿:
九、当然,对于真正的弄潮儿来说,上述这些还都是小把戏。海边真见功夫的,是赤手冲浪(body
surfing)。这是个技术活儿,需要勤学苦练,方可熟能生巧。按照Sam同学总结来说,眼疾手快捉住浪头,可以一口气冲到岸边,感觉超嗨(但注意屏住呼吸,因为鼻子里都是水,冲的时间长了,会喘不过气儿来);万一手脚不够利落,起身不够及时,浪势又凶猛,就会被浪打翻,头冲下脚丫子朝上,连翻几个车轮。
当年是Lachie教会俺老公这把戏,后来他又传授给儿子。今年德国弟弟CD同学又拜Lachie为师,刻苦发奋,后来居上。在外浦海滩,自然Lachie是赤手冲浪王;老公说,Lachie走之后,他就是老大了,哈哈!
场面相当壮观吧。
本狗仔忠实记录巫家旅行团其他团员各类活动和行踪,自己留影颇少,戏浪时更无人拍照,只能贴上这张在岸边张牙舞爪纪念照。
******* ****** ****** *******
带孩子去海滨玩耍,第一要事是防晒,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全家都穿得非常“严实”,甚至长袖遮体,这是最有效的防晒方法,也可以抵抗海风,强于裸露皮肤涂抹防晒霜(孩子有可能过敏、长时间反复涂抹对皮肤也不好)。
并列要事为安全,尤其水性欠佳或者年龄尚幼的孩子,不可让其须臾离开你的视线。海水时有暗流和漩涡,成人们要多注意。
前一篇:新西兰游记一:华德福的缘分
后一篇:关掉电视电脑,用心亲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