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巫艺术养育
小巫艺术养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054
  • 关注人气:29,2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一粒饱含生命力的种子

(2011-12-15 11:38:10)
标签:

小巫工作坊

身心灵工作坊

亲子关系

父母成长

心理练习

育儿

分类: 其他育儿相关

小巫按:上个星期六(1210日),在懒妈友童和慢养育论坛的协助下,我为北京的19位家长举办了一次体验式工作坊10月中旬我曾经在上海为18名妈妈举办过这个工作坊。

 

这是我综合了最近几年接受到的培训,以及多年来讲座和咨询的经验,融入舞台剧训练,自己独立设计的一场工作坊,基本不用演讲、论述和评议,也就是说,几乎没有很多语言的参与,而是通过一系列歌曲、律动、游戏和戏剧练习,旨在将我们被僵化的思维习性和繁忙的现代生活所割裂的头、心、身,重新联接起来,感受自己的内在,并通过这些联接,对做父母这件事,获得全新的视角和感悟。

 

体验和感受从来都是非常私人、非常个体化的事情,因此我对所有学员的表现不进行点评,而是把情感和思绪发挥的空间留给他们。当天活动结束后,学员们都不舍得离开,讨论了一个半小时,大大超出事先的计划。大家对活动的感觉不尽相同,有些活动对某些人触动强烈,有些人则对另外的活动感触颇深。

 

最近几天,学员们在慢养育论坛热烈地讨论并发表参后感,令我喜出望外,也令我深受感动。大家的发言远远超过我的预期,相比我对大部分活动设计的初衷来说,效果绝对是事半功倍!我一向认为每一个人都有无穷的智慧,不需要所谓专家指导,只要做到相信自己,就能做好父母。这些妈妈们睿智的发言,恰是最好的证明。

 

很有趣,很多妈妈认为我们那天就是在玩儿游戏,虽然真正的游戏我们只做了一个。大约60%的内容是戏剧培训练习,40%是音语舞练习,还有其他活动。不过看来大家玩儿得很high,感觉就是在做游戏,那恰也是学习的最佳氛围吧!

 

开班前曾想给这个工作坊起个一目了然的名字,却没有找到合适的词语。也许今后就叫小巫游戏工作坊

 

这里节选一些慢养育论坛里的感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至此,阅读全部发言:http://www.manyangyu.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extra=&page=1


我是一粒饱含生命力的种子

 

我是一粒饱含生命力的种子

参加小巫工作坊的体会与感受

 

可可妈妈发言节选:

期盼了几周的小巫老师工作坊,前天(1210日)终于盼到了。整个上午下午,我们都在做什么呢?基本上都做游戏,小巫带领我们玩了十几个游戏。

 

以前我参加任何活动,在人多的场合都非常放不开。在这次活动前,小巫发话了,今天我们各位重在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体验,所以你们在做的时候,不用担心我这么做这这么想对不对,不论你的想法如何,都不会对你进行评判。

 

哎呀,我今天一天就玩得很开心哪!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非常放松,只要按着小巫的指引来参与其中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压力。而且整个能量场很足,我从中真是得到了滋养。


我是一粒饱含生命力的种子

苹果种子那一段,让我感觉到我就是一粒饱含生命力的种子,在阳光、雨水的作用下,我的生命力在暴发,我在拼命地生长,我的童年应该就像这样拼命地生长吧!我伸展着我的胳膊,仿佛我就是那棵长枝长叶的苹果树。

......

我作为人类,也好比一棵树吧,只是我是有思想的。现在,我在想:我从哪里来?我是这世界上万事万物形成的一个生命。来到这世上,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活着,以某种形式存在着。我与这个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从世界吸取养分,我也能给予。我死了将去哪儿?


分享的艺术发言节选:

小巫工作坊感觉与直觉的发现

原本,我去小巫工作坊的目的是给自己放个假。全职妈妈做的时间久了,就会想暂时的离开孩子和老公出去玩一下。但一天经历下来,感觉真是收获很多。

 

活动开始不久,有一个体验呼吸、心跳节律的小游戏。当小巫突然念起了三字经、千字文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的木鱼脑袋突然被敲了一下开始明白了小巫老师今天到底让我们来体验什么。


之后的活动,在不断印证我的想法。小巫做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没有事先的解释,而当大家坐下来谈体会和感受时,感想又不约而同的那么一致。尽管小巫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但大部分的人还是能够达成一个比较相似的结论。而这些结论却不是通过语言或文字的传达,而是靠每个人用心去体会出来的。


我曾经认为,我们成人的直觉与感觉在成长过程中都已经被不适当的教育所泯灭了,但是当看到参与小巫工作坊的每个人脸上幸福的微笑时,就知道这些珍贵的东西并没有消失而是被尘封在心灵深处了。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通过不断地练习我们就还能恢复原有的功力。


做妈妈的相信自己,要尝试用感觉和直觉创造和谐的家庭,和谐的亲子关系!


奕然妈妈的发言节选:

参加完一天的小巫体验式工作坊的活动,感觉很是新奇与兴奋,这两天静下脑海里时不时的会回忆起当时的情景。

 

所谓体验,就是在整个过程中,小巫老师的讲解仅仅是点到为止的,只是带领大家做了一个又一个的游戏,这些游戏的设置,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大家玩起来气氛既融洽又欢乐,但是细想想,每个游戏的背后都有深刻的意义,似乎都关乎着生命的规律……


目光的力量

在一天的工作坊活动中,带给我最大震撼的,是哑剧:幕布。

这个哑剧我一共去做了三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体会,第一次,为了做而做,匆匆的下来了。第二次,我慢慢的揭幕拉幕,脑海里面呈现出人生不同阶段的画面,带着欣喜的微笑出场又带着不舍微笑着离开。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第二次我做的完美了,但我却忽略了去充分的接受台下那么多温暖的目光,下午,经过一些犹豫,我再次站到舞台上,这一次,我除了想着展示我的一生,我更多的在享受台下的亲切的力量,我来回的环顾,与每一个人的目光对视,心中越来越温暖,越来越不忍离开。这一次当我离开的时候,我深深的感到了不舍,我还是想要把微笑留给大家,但是感觉笑容是僵硬的,心头掠过了一丝悲凉。

 

后来我们又做了几个目光对视的练习,不需要任何的言语,温暖的目光就可以将彼此柔软,将彼此连接,拉近。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之中,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将这个最基本的交流方式遗忘……


给予与索取


我从小是一个别人眼中的乖乖女,即使骨子里面总有叛逆的精神,但是表现在家长与老师面前的还是很听话很乖的。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让我习惯助人为乐,并且很难拒绝别人。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累,而且还很担心别人对自己是否满意。在我的人生模式里面,总是习惯性的给予,不好意索取,仿佛委屈自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小巫老师仅仅用了一个传递苹果的游戏,就让我对此有了新的认识,每个人都有一个苹果,无论是给予的方式,还是索取的方式,我们手里的苹果到了旁边人手里的同时,我们另一边人的苹果也会到了我们的手里,只要能保持这个规则,这个游戏可以永远继续下去,无论传递多久,我们每一个的手里始终都会有一个苹果。相反的,如果只是给予或者只是索取,这个游戏很快就进行不下去了。 


(顺便说一下,当时我可没想那么多,估计大家也跟我一样,注意力都在千万别做错了动作传乱了,就这样,还是频频出现差错,一会儿就有人没了苹果,还有人拿着三个,哈哈,好欢乐啊!) 


因才而施教


上午活动有一个环节,小巫老师让大家两人一组,一个人做雕塑家,另一个做她的作品。刚得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的第一灵感是把对方做成泰坦尼克号中的露西站在船头的样子,让每一个观看她的人都可以在背后环抱她

 

但是,当我仔细的观察她的时候,我觉得这个主意或许不错,但是对于她并不合适,她身形比较魁梧,比较硬,衣服颜色也有些暗淡,整体气质不是很配。于是我又有了新的想法,干脆简单点,让她就扮酷!

 

在后来小巫老师短短的点评中,我意识到,我没有硬让她去做露西是个正确的决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特质,对于我们自己,对于每个孩子都是如此,好的标准不是简单化一的,找到特点,发展特长,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一个情节:大家围坐,小巫老师为大家答疑,关于孩子学琴没有长性的问题,小巫老师说人们常说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悠,我连那半瓶子都没有,也就是好多个醋瓶子底儿,可是,这好多醋瓶子底儿,兑成了一瓶,就成了我,独一无二的一瓶子醋大家哄笑,我也笑了……


肢体胜语言


下午结束前的最后两个环节,小巫老师拿出一个衣架做道具,大家做了两个游戏,一个是不赋予衣架任何意义,要求每一个人用肢体语言表现出爱它;另一个是我们变成了被关在一间屋子里面的不同星球的外星人,我们必须用对方无法听懂的语言,告诉她衣架是一把开门的钥匙。一圈下来,大家都觉得第二个游戏想要完成十分的困难。


小巫老师点到为止的说想想,我们在孩子面前说的话,很多时候就像是外星人的语言一样


说起来有点惭愧,我儿子1岁会走之后,开始淘气,乱动、乱翻、乱扔东西,损坏东西,拿吃的东西当玩的,和小朋友抢东西,动手拍人等等,我虽没打他,但是我有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就知道给他讲大道理,一遍两遍三遍无数遍的讲,直到后来接触了一些育儿理念,才知道要从行动上,温柔的制止,言语上最多只简单的讲一下感受。那些儿子当时在我眼里的毛病,随着儿子的长大已经都逐渐消失了,这本是一个孩子的发展规律,可当时我对一个那么小的孩子整天的呜哩哇啦,现在想起来真是可笑!


就想写到这儿了,其实还有一些感悟,比如:苹果树、木头人所带来的唤醒;再比如和谐的集体气场带给我们的舒适感受等等等等,先不写了,抛砖引玉,大家发挥吧!我也带着问题睡觉去了。。:)

 

senlimuwu的发言

我对半瓶子醋的感悟

 

在做完一个游戏后,大家围坐下来谈感想时,小巫聊到半瓶子醋,说她的父亲(其实是俺娘——小巫注)批判她学什么都学不专,尽是半瓶子醋,小巫自嘲说我其实还没有半瓶子,也就是瓶子底,但我的各个瓶子底,加一块儿,就是一瓶子,而且是我特制的,别人没有。

 

我细细回味这些话。是啊,我们做父母的,大多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某个特长、某个领域出类拔萃。弹钢琴要像朗朗,学画画要像凡高,数学要达到华罗庚的水平……用最高的期待去培养孩子。结果孩子们被高压折磨得痛苦不堪,哭着喊着不肯再学了。弹钢琴,多么美妙的事,可有的孩子看到钢琴都想去踹两脚,这样的教育多失败呀。为什么,都是被父母强烈的期待给逼的。如果不是怀着那么高的期待,而是让孩子享受其中,能发出那么美妙音乐的钢琴,怎么会让孩子厌烦呢!

 

懒妈也谈到自己的女儿弹钢琴的事,好好现在就喜欢弹她喜欢的曲子,不想弹枯燥的练习曲,比如拜尔和哈农,但不进行基础训练,以后提高的空间就比较小。一些过了钢琴八、九级孩子的妈妈们给懒妈出主意,说这时候就得靠打了,不打不逼孩子是不会深入下去的,等她长大了就会知道打她是为了她好。

 

懒妈认为,如果打她,她会认为妈妈不爱她,虽然等她长大了,她学会用大脑思考,知道妈妈这么做是爱她,但她的内心还是会认为妈妈不爱她。这样会阻断了她与自己内心的连接。懒妈说她认了,不能弹得更好没有关系,只要孩子能够享受弹琴的过程,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更重要。

 

我和老公,与天下所有父母一样,也是对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希望他长大以后,能有所成就。但听了以上的这些谈话,我慢慢释然了。不一定一种本领学到何种程度孩子才有出路,孩子自然有他调制各个半瓶醋甚至瓶子底的本领,他的未来有无限种可能,相信他自己会调制出他的人生滋味。

 

懒妈友童的发言节选:

前两天杂事较多,没能静下心来回顾工作坊,看了前面妈妈们写的文字,好像又回到那天,那个充满爱的团体里面,心里很温暖。

 

回想一天的工作坊,感觉是通过一个个戏剧、律动或游戏的形式,敞开自己,与自己的内在联结,让他人的关爱进来,并通过对自己身体的感受,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和成长的节奏。

 

一开始,大家合唱茉莉花,然后是走圈儿活动,让彼此逐渐放下陌生和拘束的感觉。后来的几个戏剧练习,一粒种子什么的,有点走神儿,我的感受不深,请大家补充一下。到木偶人儿那个环节的时候,我回来了这个体验挺深刻的,木偶人一开始全身都是僵硬的,然后头能动了,然后脖子能活动了,然后是肩膀、胳膊....一点点地,去感受身体每个部位,从紧张到逐渐放松,这是和自己身体联结的过程。

 

后来是体验心跳和呼吸的韵律练习,这个大家说得比较多了,我不再重复。过程中确实对《三字经》、《千字文》有了新的认识。感谢可爱的小巫老师,除了《三字经》、《千字文》,还配了儿歌和莎士比亚的英文诗,也都能对应身体的韵律,让我们体会了从古至今、从中到外,各种语言方式和身体的联系。这个觉察对妈妈们来说意义很大,对教育孩子很有启发。


人体雕塑环节,两人一组,轮流当设计师和雕像。我先当雕像我的设计师把我设计成一个飞天造型面带憧憬和喜悦,望着天空,两手也柔美地指向天空,然后一条腿弯曲,把脚搭在另一条腿上,这个姿势有点敦煌壁画上飞天的感觉哈,就是我的底盘不稳,雕像摇摇晃晃。 

   

在点评第一组作品的时候,我捕捉到我的搭档脸上有一个十分愉悦的表情,我很喜欢她那个生动的样子,这样我有了一个灵感,我给她设计的雕像是发自内心的笑,请她很舒畅地笑出来,表情充满喜悦,双手张开,展现出十分欢畅的样子。这个练习让我感觉到,好的艺术品其实就是内心感受的充分体现。这是一次很棒的体验。

 

上午印象最深的环节,是在台上用幕布完成一次表演。表演的人上台后,先用幕布挡住自己,然后逐渐拉开,最后再把幕布拉上。在台上的时间不限。

 

先上去了2位妈妈,都是很快拉下幕布然后又很快拉上去,有点完成任务的感觉,似乎还没什么感受就下台了。我是第三个上台的,我当时对自己有一个期待,我想,也许大家还不太明白这个环节的含义,我先给大家做一个示范(之前在小巫博客里看到过这个环节,对于其背后的意义大概有些理解)。

 

站在幕布后面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得很快,我深吸了几口气,然后安静地站了一会,调整呼吸,我想以最好的面貌出现在舞台上。当我觉得自己准备好的时候,我把幕布慢慢放下,一直放到脚下,让自己完全呈现在舞台上。这时我能感觉自己是带着微笑的,我也看到了大家的微笑,每个人看着我的表情都带着支持、欣赏和鼓励,我觉得非常喜悦,我把目光从一侧移向另一侧,然后又回来。当我看到小巫老师的时候,从她的脸上尤其得到了欣赏和鼓励的信息,让我都有点舍不得把目光移开。

 

我感觉自己在台上停留的时间有些久了。虽然我还舍不得下去,但是我能觉察到心里升起一点愧疚,担心自己会占用太多时间,影响其他人的体验。想到这里,我就带着很多的不舍,把幕布缓缓拉上去了。(后来小巫老师说,她看到了我的表情变化)。

 

下午我也再次上台,体验第二次。我觉得上午的时候,我主要是出于表演和展示的目的,更多是想着如何完成这个过程。而下午这一次,我希望用真正的自我去进行体验。上午的体验中,还觉察到一个愧疚,怕耽误大家的时间,虽然小巫老师说不限时间,我还是会有这个担心。我发现,这样的愧疚其实一直都在内心深处,时常会给自己压力,从而让我总是忽略自我感受,首先去考虑别人。我决定在下午的体验时,给自己的一个期待,它源于深层次爱自己的那个渴望:希望自己能全身心地投入,放下那份愧疚。 

   

所以,当我再次拉开幕布时,我让自己和台下每一个人长时间进行目光交流,而不是像上午那样一扫而过,我能感觉到自己和每个人那种真正的联结,没有去想已经用了多长时间。我觉得这一次,是自己真正的体验,我只是活在当下,认真在做这件事,只是全然地感受,没有压力,没有担心。我觉得眼睛湿润了,我知道,那是喜悦和欣赏的眼泪,那是我对自己的欣赏,我突破了自己。当我和每个人都通过目光进行联结之后,我带着满足,把幕布徐徐拉上,这一次,我圆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