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母女关系育儿误区独立成长亲子关系健康依恋育儿 |
分类: 时尚Cosmo专栏 |
这篇短文是为《时尚Cosmo》杂志5月刊“母亲节特别企划”的主题“不做Mommy's Girl,不嫁Mommy's Boy”撰写的,与“不嫁‘大孝子’”互为姐妹篇。因杂志版面所限,仅刊登了“不嫁‘大孝子’”一文,这篇文章的部分内容散落在其主题论述里。现在作为完整博文发在这里,跟朋友们分享。
不做Mommy's Girl
我认识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孩子,毕业于国内的名牌大学,又去英国两所顶级大学深造,按说应该是前途无量。可惜的是,她有一个特别舍不得离开她的妈。当年她想在剑桥继续读博士,她妈舍不得她长年只身在国外生活,飞去英国把她拽回来。后来她在香港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她妈妈经常南下照料她的生活,没两年,老太太嫌飞来飞去的麻烦,又跑过去把她拽回北京。回了北京也不消停,因为闺女年岁渐长,老太太一直在操心她的终身大事,总拽着她去相亲。因为就这么一个宝贝疙瘩闺女,又是国内国外双料名牌大学的高才生,老太太的眼光颇高,一心要把女儿送入豪门。女儿相了几次亲,都没啥感觉,现在干脆躲起来,让她妈妈四处奔忙张罗。
其实要我这旁人冷眼看来,这女孩子性情安静随和(有这么个能量巨大的妈,她哪里有张扬的空间呢?),不是豪门少妇的那块料,她自己学历高、肯吃苦,从事的是高薪行业,经济方面绝对没有问题。不一定非要找一个款爷,又不是养不活自己。倒不如找一个儒雅、体贴的顾家好男人,小两口亲亲密密地过日子。当然我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女孩子要想摆脱她妈妈的控制,恐怕比登天还难。
俗话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我又有闺女又有儿子,对这句话备有感受。别看滥竽充数地当了这么多年育儿专家,怀抱着粉嫩嫩香喷喷甜蜜蜜的女儿,愣是没有对儿子那种“独立、强壮、坚韧、勤奋”的期盼,虽然小姑娘比她哥哥特立独行得多的多。俺这当娘的,就是一厢情愿地想多宠溺女儿,还特强词夺理地安慰自己,女孩儿多柔软呀,女孩儿多容易受欺负呀,女孩儿多…..呀!女儿背着书包上学堂的那天,我这叫一个惆怅啊!小棉袄要逐渐脱下来了,俺这当妈的可真不舍呀。
所以,你看,我都被定义为“专家”了,还这么内心不够坚定、知行不够统一,那些独生女的妈妈(还有爸爸)们的心情,可想而知了!女儿跟妈妈的关系非常特殊,妈妈往往在女儿身上看到一个年幼的自己,而小时候又没得到过多少宠爱,此时则借着心疼闺女好好地溺爱一把内心的小女孩。因此,我不得时时地告诫自己,也劝告周围的朋友们,努力做放手的母亲,从孩子的利益出发,鼓励并且支持他们独立。
女孩子生来更会察言观色,也更乐于服从权威,所以更容易对妈妈言听计从,更会体贴照顾老人,不然也不会有贴心小棉袄的称号。但是,女孩子也更容易在这种亲情关系中,屈己从人,丢掉自我,变得没有主见,依赖父母家人,难以做到从精神上与父母“断奶”。
既然用“断奶”来形容孩子与父母脱离依赖关系,那我多年为母乳妈妈们咨询的经验就能派上用场:断奶是母亲与孩子双方参与的行为,只是,往往最舍不得断奶的,不是孩子,而是妈妈。母亲在情感上对孩子难以割舍甚至产生依赖,孩子则会变得懦弱而依赖性强。
如果有这样一个妈妈,已经成年的孩子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我们不必对父母的情绪负责任。当我们独立时,父母心里的确恋恋不舍,但这种心情不应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我们展翅高飞,父母有两种选择:要么忍住内心的不舍,祝福我们;要么流露出离别的痛苦,羁绊我们。父母不应该用自己的情绪要挟孩子,让孩子听从自己的意愿,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话虽这么说,到了亲人面前,难以做到干脆利落地划清界限,更何况,还有传统的“孝”道束缚着我们。其实,真正的“孝”,是相互的尊重和敬重,而不是一方做另一方的牵线木偶。控制和依赖都不是尊重,互相独立的依恋关系才是有益于双方的健康选择。
对于长久依赖父母的孩子来说,独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你可能不仅害怕惹恼妈妈,更害怕离开妈妈不能独当一面。不要急,慢慢来。可以先从不那么紧要的事情开始,逐渐锻炼自己的独立判断、独立行事的能力。获得一丁点成就,就会大大地增强你的自信。独自旅行一趟,离开父母的牵绊和影响,好好思考一下你到底想要什么。一旦目标确立好,妈妈那里甜言蜜语地哄一哄就行了。对你的行为,他们也许会生气的,但生不生气是他们的选择,而不是你造成的,他们本来可以选择尊重你、支持你、不生气呀!
你的生活是你自己的,而不是为了让父母高兴而活着。这都啥年代了,难不成他们真跟你断绝关系?即便这么吓唬你,他们也做不出来。别忘了,你是她们的心头肉,真舍不得的,是他们,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