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巫艺术养育
小巫艺术养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98,587
  • 关注人气:29,2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度开发潜能会扭曲孩子的生命

(2008-02-13 10:29:37)
标签:

潜能

教育

学习

兴趣班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本文收录在小巫《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书中

 

一位妈妈在论坛上问大家:

 

我家宝贝诚诚已经六周岁了,可我还在为他的兴趣班烦。去年暑假在少年宫学了两个月围棋,后来报了幼儿园的围棋班,又从头开始学了一阵。我考虑到马上就上小学了,每天功课做完后再练棋太费脑子。我觉得学琴挺好的,可以开发右脑,而且练琴相对于功课也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所以又想让他学钢琴,可又觉得围棋已经入门了,放弃了有点可惜。我想得头都大了,也没个结论。

 

诚诚妈的疑惑非常具有普遍性。相信很多学龄前儿童的家长都为孩子的兴趣班问题操过心,大家的困惑可以说集中在以下三点:

 

第一,   孩子的智力和兴趣是否开发得越早越好?

第二,   应该给孩子挑选什么样的兴趣班?

第三,   如果孩子坚持不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市面上流行这样一种观点:孩子的智力和兴趣一定要早早开发,否则,儿童大脑的发育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完成了,以后再开发就晚了,因此一定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大脑有几百亿个神经元,通过自身的成长机制,以及外界的刺激,神经元之间形成链接,婴儿逐渐开发与其年龄相符合的反应、技巧、能力和记忆。这些链接不仅仅关乎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塑造个性品格,建立世界观。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大脑会进行修剪(pruning),保存有用的链接,摒弃无用的部分。按照某些理论,人类大脑应用的平均值仅仅为其容积的10%,因此有些人力图通过早期人为的刺激来进一步开发大脑的应用。有的家长相信这样的理论,早早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为的是不漏掉任何一种可能开发出来的“本事”。

科学家对大脑的研究证明,人类大脑的自然修剪,是为了让人能够更加集中精力、更加具体细致地运作生活、降低可塑性(和轻信度)、并抑制自动性反射。人类的成长是分成阶段的,某些大脑的功用只是配备给某个具体的阶段,一旦那个阶段已经顺利度过,大脑会自动弃除这些功用。某项大脑功用比较发达,就会占据其他功用的空间,比如我们大多数都是右撇子,那么控制左手功用的空间就会缩小,这不是什么坏事,而是有利于我们生存的好事。

 

科学家通过对人类婴儿的试验和观察发现,八九个月以下的婴儿有两项特殊的本领,一是能够辨认不同的猿类面孔,二是能够分辨出极其细微的语言发音差别。但是这两样本事基本上过了8个月之后就消失殆尽。科学家们分析总结出这样一个理论:辨认猿类面孔以及细微发音差别对于婴儿的生存来说没有很多益处,反而侵占了有用的空间,因此大脑自动“删除”了这些功能,以便婴儿集中精力开发对其生存有益的能力。

 

每个人生下来都具备许多天赋和潜能,都有可能在音乐、美术、语言、舞蹈、运动、棋艺、文学、生物、科技等等方面成才。但是我们不可能发展所有的天赋和潜能,不可能成为什么都精通的全才,除非我们不睡觉了。实际上,即便我们不睡觉,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发所有的潜能。人的潜能是无限的,然而人的生命,也就是时间和精力,却是有限的,我们必须有所选择。如果我们把全副精力都投入到开发才艺上,势必会剥夺我们享受生活以及和亲友共享生命的时光,并且妨害我们最基本的健康。一个长期严重缺乏睡眠和休养的人,生命质量能有多高?一个无亲无友、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暇欣赏鸟语花香的人,生命的意义又何在?

 

大自然也在帮助我们选择。就好比一颗果树,如果每一根小枝子都保存下来,“平均”分配营养,很有可能到最后结不了什么果,或者结一些小小的酸涩果子。如果修枝剪叶,保存主要的枝干,去除次要的发育不良的枝干,则成熟时期能够结出硕果。

 

果树需要人为的修剪,但是人脑的发育基本上靠自然的修剪。人为的过度刺激和开发,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越老越聪明

 

人类大脑是非常奇妙的,就学习一事来说,人这一辈子,大脑永远都在接纳新的知识、调整神经元之间的线路。即使你45岁了,一直从事会计工作,但是突然有一天你想成为护士,你去从头开始学习病理、药理、护理知识,去考护士证书,都不在话下。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类不是越老越糊涂,而是“越老越聪明”。60岁的老人在吃苦耐劳、记忆力和心算方面比不上20岁的年轻人,但是在洞察力、分析力、判断力和创造力方面却具备非凡的智慧。人到60岁,大脑依然处于高效运作状态,并非日薄西山。

 

原来我们一直认为,一个人成年之后,大脑的脑细胞量不再增加,而是随着身体的老化日渐减少。近年来,美国的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人类的大脑每天都在产生新的脑细胞,即便老年人的大脑也是不断“刷新”的。[1]

 

以色列精神病学家研究发现,人的智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而并非在25岁以后停滞不前。事实上,坚持智力活动可以不断增加老年人的智商。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鲍威尔通过对25~92岁的1583人的理解力、记忆力以及视觉和辨别空间位置的能力进行多次测试后发现,80多岁的人中有1/4~1/3比年轻人毫不逊色。少数八九十岁老人的智力在所有不同年龄的人群中位居榜首。

 

波士顿大学神经生物学家彼得等人研究大脑表明,正常情况下,老年人的脑细胞会收缩,但不会大量死亡。罗彻斯特大学两位科学家解剖了15位刚刚死去的人的大脑,用特制的电子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发现其中5位老年死者脑细胞的树突数以及树突长度和分支都明显胜过另外5位中年死者。[2]

 

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日渐长大、自己日渐衰老的父母们来说,不啻是天大的福音呢!

 

所谓技巧之类的本领,并不很重要,多大了开始学都行。就拿绘画来说,我不主张让孩子在八九岁之前练习素描等基本功,他即使40岁了想当画家都来得及。徐浩渊博士在美国曾经被一台灭火器砸到头上,大脑受了轻度损伤。医生为了她的康复,建议她去学钢琴。她那时候已经年近半百,也学得津津有味,弹得有声有色。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利普为了演好小提琴老师,40多岁勤学苦练了三个月的小提琴,就能跟大师级演奏师上台了。《断背山》的作者安妮·普罗是50岁才开始写作的。

 

着眼长效

 

曾有妈妈质疑,如果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孩子多开发哪怕2%的脑力,难道不可以吗?

 

让孩子的脑力应用多出2%,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我们要衡量一下,为了这多出来的2%,我们的孩子将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开发智商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修复已经损毁的情商,则可能是一辈子都难以完成的

 

早期开发的研究“硕果”都是在两极比较之下产生的,在那些得不到任何智力方面良性刺激的儿童身上,的确会看到飞速的进步。在现代化文明的城镇当中,过度的刺激,反而无益于儿童的发展,孩子需要很多安静、独处的时候,也需要时间来消化所接受的各类刺激。[3]

 

更何况,多年来,脑神经科学家进行的所有研究,都仅仅发现并证明了,缺乏恰当的经历或者有害的经历,会阻碍乃至损伤儿童大脑的正常发育进程;却偏偏没有找到确凿的事实和证据,说明怎样做才能够促进或者加速大脑的发育。所有进入市面的理论,都缺乏长期效益(long-term effect)的证明。胎教、给婴儿听贝多芬莫扎特、闪卡、进行所谓的“早期开发”活动,等等,都的确能够取得短期的“提高” 智商效应,然而一旦进行长期效应的控制小组比较,这些早期开发活动毫无例外都不能证明自己有什么真正长远的好处。[4]

 

而教育孩子,恰恰是一项长远的工程,需要我们具备远见,而不是短视。只要我们仔细想想:我的孩子在3岁会背唐诗、会心算口算,和他到了8岁再学会这些本事,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再问一个问题:哪一名22岁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信和简历上,会堂而皇之地写上:“本人3岁即认识2000个字,会背100首唐诗,5岁会弹奏贝多芬,6岁拿到围棋二段证书”?

 

哈佛大学校长说,他们招生的标准,不是看这个孩子过去有多么辉煌,而是考察他未来能够为哈佛以及社会做出什么样的贡献[5]

 

聪明≠创造力

 

当一个小小的孩子,会煞有介事地背诵唐诗宋词时,会指尖翻飞弹出高难曲段时,大家看着觉得她很可爱,夸她“好聪明!”家长也会为生出一个“聪明”的孩子而沾沾自喜。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却说,聪明的孩子不一定富有创造性,富有创造性的孩子大多数都很聪明

 

凯根博士对富有创造性儿童的定义是:能够不断总结出事物不同寻常的品质并由此发明出对问题新颖的有启发性的解决方案

这些儿童的创造性来源于三个性格特征:

第一,   他们惯于发掘不同寻常的事物;

第二,   他们乐于发表新鲜观点;

第三,   他们不怕犯错误。

 

富于创造性人物的最显著性格特征就是对犯了错误之后可能导致的羞辱无动于衷。

 

在20世纪60年代对两组建筑师的调查中发现,“成功”人士不一定富有独创性,那些独创性人才的特征是:富有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喜欢独自工作;不在乎其他人怎么看待他们。富有创造力的人善于发掘新颖的解决方案,无论这种方案如何反传统并且不受欢迎。

 

培养并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不需要早早把他们送进课堂接受灌输和培训,而是需要放手给孩子探索世界的自由和时间,并且不以家长的意志为先,不强迫孩子为了迎合和讨好家长而去违心地取得什么成绩。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让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某些技巧,首先违背人类大脑的自然发育过程,其次侵占了孩子童年时至关重要的两样活动的时间:一是嬉戏玩耍时间,二是和家长共度亲密时光。

 

那么我们人类从小最最应该注重开发的是什么?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因为情商辅助智商发育,情商为智商的发展铺垫道路,为智商的发挥奠定基础,离开情商,智商就是一堆废物。知识可以后补,人格却很早就成型,今后改变非常困难。

 

人的记忆和学习动力,是跟情绪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跟神经递质的分泌息息相关。儿童早期的经历(尽管缺乏语言记忆)决定成年后对一切事物的情绪反应,也决定成年后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让孩子进行适宜他的年纪同时也力所能及的活动,从而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度过快乐的时光,学习的过程中体内分泌内啡肽、多巴胺、血清素等等令他安宁、愉快的神经递质,从而让他在学习和考试的时候应对自如。我们应该避免过早地要求孩子学这个会那个,对他施加压力,导致他一接触到学习体内就习惯性地分泌皮质醇、肾上腺素等等令他焦虑、紧张的神经递质,让他面对任何挑战都厌恶、恐慌、不知所措。

 

有些家长会说,“我是进行快乐教育的啊!我的孩子学习时挺高兴的,他/她还主动愿意学呢!”的确,很多孩子为了讨好家长,会掩饰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做出家长愿意看到的样子。但这并非意味着面对父母不切实际的期望和要求时,他们没有经受压力,往往他们当时觉察不到这种压力,而是要等到一个放松的机会时,才通过无理取闹而宣泄出来。很多脑科学家的研究证明,长期处于隐藏压力下的儿童,大脑的发育会受到损伤,记忆力会衰退,学习能力也会下降。

 

学龄前的儿童,最重要的任务是好好地长身体。在这个时期,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精心照料保护孩子的身体,悉心关照呵护孩子的情绪,让孩子获得良好的情商,为他今后坦然面对生活压力而打下坚实的心理地基。

 

就好比你要做一锅炖菜,门外有一个菜市场,永远有新鲜蔬菜供你挑选。这锅菜,最重要的是把汤(情商)熬好,熬不好汤,放多少蔬菜(知识、技能培训)都做不出那个正宗味道来,拿给客人(生活的考验)吃,人家尝一口就吐了(成功与否)。

 

这个选择,相信大家都能明白。

 

然而,现实生活中,兴趣班、特长班、考级、考证书,已经将我们孩子的生活塞的满满当当。我们孩子在小小年纪,过得居然是比父母还要繁忙还要沉重的生活。

 

儿童不是小小的成人。他们并不具备成人所拥有的生理、社交、情感以及认知技能。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表现得好像孩子具备这些技能。更糟糕的是,家长要求孩子过的日子,家长本人作为成年人都力所不能及。因为孩子急于讨好家长,他们只好服从。因为孩子急于讨好家长,他们经常参与自己并不喜欢甚至厌恶的活动。因为孩子急于讨好家长,当家长把成绩看得高于一切——把孩子的行为看得高于孩子本人时,孩子所承受的压力是巨大的。

童年并非为了成年而进行的彩排!童年是生命中独立的、独特的、奇妙的一段时光。当我们努力让孩子超过他人时,就将他的童年一把夺走了。(瑞·皮卡《活跃的儿童》)

 

作者建议每一个家长扪心自问:

 

* 如果孩子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像成年人一样生活,他们还有什么盼头?

* 我们怎么知道他们不会在青春期尚未来临时,就已经在不断的敦促和压力之下精疲力竭了?

* 如果我们剥夺了他们童年的魔力,他们怎能在今后生活的挫折当中找到应对困难的魔力呢?

* 如果“成功”变成他们生活唯一的目标,他们长大之后,童心泯灭殆尽,无法享受生活最简单的乐趣,生命也变得毫无价值了。他们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 谁在童年结束的时候会长叹一声:“要是我少玩儿了点儿就好了”?谁会乐意在追忆往昔的时候后悔当年错过了唯一能够做一个小孩子的机会呢?

 

当家长对孩子怀有不现实的期待时,全美青年运动联盟主席弗莱德·恩格将之称做“情感虐待”(emotional abuse)。尤其是当这种期待发生在孩子成长时期,这些期待和要求会让孩子一辈子不得安宁。他们永远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幸福,永远不满意也不满足,因为他们小时候做得不够好。失败将主导他们的生活并击垮他们的意志。

 

在努力达到家长所要求的成就的过程中,这些孩子逐渐积存起压力所带来的症状。在他们20岁和30岁时,他们开始出现慢性头疼或者肠胃问题——腹泻、便秘、胃酸。当他们40岁和50岁时,他们过渡到胃溃疡、高血压、精神过度紧张、惊慌失措以及抑郁症。无论他们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他们已经形成习惯:这还不够,他们还需要努力得到更多。[6]

 

研究表明,重压之下学龄前儿童的大脑非常类似重压之下成年人的大脑,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分泌过度。

 

《要求完美的负面作用》作者伊丽莎白·顾斯瑞克和凯西·马修斯说,当家长不容儿童自己找到学习的兴趣、动力和干劲儿时,他们“无法开发成年后真正成功所必备的想象力、对自我能力的内在肯定以及动力。”而对于成功来说,动力(motivation往往比才华更加重要。

 

被家长催促的儿童,往往会和家长失去感情联络,也无法发现自我。一个被催促的儿童在发现自我方面面临更大的困难——我是谁?我到底对什么感兴趣?什么给我乐趣?因为无论在意识层面还是潜意识层面,他都被家长蚀空了,他的家长一直在努力创造他们自己所需要的孩子,而不是接受上天赋予他们的那个孩子。其结果就是,当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挣扎着成为独立的成人的过程当中,他们没有快乐可言。

 

专家们警告,在这种重压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难免患上抑郁症,甚至导致青春期自杀。

 

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意思是踮着脚尖无法长久站立,迈着大步无法长远行走。

 

愿天下所有家长引以为诫。

 






[1] 信息来源:《大脑发育与社会决策》。

[2] 《新京报》2006年4月9日地球周刊《越老越聪明》。

[3] 信息来源:《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家长指南》。

[4] 信息来源:《大脑发育与社会决策》。

[5] 资料来源:Stadler’s Education Guide(《斯泰特教育指南》)。

[6] Jim and Janet Sundberg,《强尼为什么厌恶比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