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周莲仙《十二思君》

分类: 药名诗词文萃 |
淸.周莲仙《十二思君》
http://s7/middle/4d8b8436g765e1e30e146&690
温州鼓词的传统演唱曲目中,《十二思君》词曾经很受民间欢迎。其中有一首《药名曲》串联了诸多中药名称,非常有意思。全词如下:
丑时思君枳壳怜,橘红灯高挂蛇床前。
槟榔未卜当归日,生地难将红信传。
郎君子、菟丝牵,苦参凄惨比黄连。
女贞牵牛前胡隔,
恨只恨,天上连翘未许填。
茯神庙,拜灵仙。沉香渺渺竹黄天。
郎君远志天南路,
但不知,何日条芩续断弦。
你道半夏茴香转,
到如今,过了天冬又一年。
害得奴,
丹参独活防风冷,没药寄奴心病缠。
《十二思君》词,系淸.周莲仙先生所作。周莲仙是清咸丰、光绪年间(1851—1908)的名士、才子。
《十二思君》词,曾为当时鼓词艺人广为传诵和演唱,因深受听众欢迎而得以保存。100多年以来,这首词盛唱不衰,如今已成为温州鼓词优秀传统演唱曲目之一。1996年,由鼓词艺人杨松珊先生用“唱腔”背诵,经周孔华先生详尽记录和整理,瑞安市诗词学会还特为此刊发了单行本。
《药名曲》是《十二思君》词中的第二首,又称《丑时》。这是一首唯一以中药名撰写的词曲,从词的结构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中药不仅是懂行,而是娴熟谙究。从“郎君子”、“竹黄”等药名上便可见一斑。郎君子,寡闻、罕见,《本草纲目》仅记载主治一项:“妇人难产,手把便生,极验。”词中将“郎君子”作“郎君”,合情合理。“竹黄”叉名天竺黄,其功效与竹沥相同。用“竹黄”使整句连贯成为:“沉香渺渺竹黄天”,承上启下,极为合拍。
《十二思君·药名曲》,全词123个字,药名就占一半以上,是目前温州发现的撰写楹联、诗词时采用药名最多的一首,共计32味中药。其中有:枳壳、橘红、蛇床(子)、槟榔、当归、生地、红信(红砒霜)、使君子、菟丝(子)、苦参、黄连、女贞(子)、牵牛(子)、前胡、连翘、茯神、(威)灵仙、沉香、竹黄、郎君(子)、远志、天南(星)、条芩(即黄芩)、续断、半夏、茴香、天(门)冬、丹参、独活、防风、没药、(刘)寄奴。
这样,这首词的全文含意就贯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