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的分与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活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并且能从3、4、5各数的一种推想出另一种分发。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的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制定依据:
1、内容分析:
教材在学生认识了0-10各数的基础上,安排数的分与合,这样编排为后面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做充分准备,突出了按群计数的方法。本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学习2、3、4、5各数的分与合,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初步形成探究数的分与合的方法,将对下面学习6-10各数的分与合产生重要影响。
2、学生实际:
虽然是一年级的学生,但是开学以来我们一直重视学生的常规训练以及学生的听、说习惯。而且学生已经对数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并能借助一些实物对几个物体进行简单的分合,但是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此本课在进行2—5的分与合教学时,充分以学生主体,尊重学生的认识,将探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能从3、4、5各数的一种方法推想出另外一种方法,培养初步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三、教学重点:比较熟练地掌握2—5各数的组成。
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桃、盘子的图片,学生每人准备花片、圆片各5个。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豆角老师家来了很多客人,他呀都忙不过来了,想请小朋友们来帮个忙,你们愿意吗?
豆角老师要请我们帮什么忙呢?
自由猜一猜。(如有学生乱猜,可引导学生从家中来客人会有什么事。)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人们总是对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感兴趣,所以教学中如果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可亲可近的,在不知不觉中展开对数学问题的探索。逐步产生求知的欲望。]
2、演示
豆角老师:把4个桃子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
动手操作,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摆一摆。
原来豆角老师要请我们帮他分桃子(板书课题:分)
3、根据学生分的结果,出示4的分成。
4
4
4
/\
/\
/\
□ □
□ □
□ □
先说说分的是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每个盘子里分了几个桃子,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再说一说4的分成。
4、我们说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1和3,看他们三个你比较喜欢谁,为什么比较喜欢它?
自由说一说,并说出认为特殊的原因。
(如果学生说4分成2的2比较特殊,说出原因后顺势引导学生看剩下的两个,很相似。告诉学生它们是一对小姐妹,要看到其中的一个就能想到另一个。)
5、请大家将你们分的桃子合起来看看一共有几个。
我们除了说4可以分成3和1,也可以说,3和1合成4。
你还能说说谁和谁合成4?
自由说一说是将几和几合起来的。
6、刚才我们将分开的物体又合到了一起,这就是合。(板书课题:合)
7、做手指游戏:师出一个数, 生出一个数, 师生出的数合起来是4。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豆角老师为了感谢我们小朋友帮他招待客人,他想把5朵花送给两个小朋友,怎样分呢?请小朋友将5朵花放成一排。
2、操作学具,说说5可以分成几和几。
动手操作。
3、从学生分的结果中抽象出5的分成。
(1)说一说看到5可以分成4和1,你能想到他的小姐妹吗?
5
出示
5
/\
/\
1
4
4 1
自由说一说。
学生在口答中可颠倒顺序,如果学生说不出还能想到什么,可动手操作学具,引导学生说。
(2)看到5可以分成2和3,你能想到他的小姐妹吗?
5
5
/\
/\
3
2
2 3
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豆角老师很喜欢我们班的小朋友,他说你们很聪明,通过自己的研究知道了5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几和几。那么他想再请大家帮个忙,将2个圆片分成2份,你怎么分?那么3个圆片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底31页,看到第1题,方框里该什么数呢?请你先用自己的圆片先摆一摆,再填一填。
学生填好后,同桌互相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
2、做“想想做做”第2题(对数游戏)
同桌间进行游戏,要求轮流先出,后出的人一边出一边说几和几合成几和几。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从左边车头上的4和第一竖排的关系,说明竖着填出的数要合成4,使学生明确要求,再分别填数。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每排图形的排列规律,再让学生按这个规律按着画下去,画满为止。
5、做“想想做做”第5题
指导练写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间交流的说说。回家把2~5各数的分与合说给爸爸、妈妈听有一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