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每日操作策略盘口徐小明 |
徐小明:周四操作策略
中午说融资融券的事,今天往深了说一下。
融资融券虽然是双向交易的,但实际上融资的额度要远大于融券的额度,一是因为使用习惯,很多人都习惯了单边做多的交易市场,二是因为经营者的属性,你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你也喜欢多往外界放利好消息,捂着藏着利空或坏消息。
也就是因为融资融券的不对等,才形成了本轮“资本推动型”的行情。在市场低迷的时候,整个二级市场的存量资金也就5000亿的规模,可是到今天已经达到了6500亿的融资规模,而两个月前,还是在4000亿。也就是说,信用交易的规模达到了历史新高,并且集中在最近的两个月。
为什么是最近的两个月,原理特别简单,因为这两个月涨了,资本本身就是逐利的,我以前就描述过,资本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场外不是没有钱,不肯进来,一旦有了行情,未来也是这样,钱并不缺。
但这一轮上涨并不是场外的增量资金,而根本是场内的存量资金的信用交易,即融资融券。这我们可以从几个证券公司的年度报表中可以看到(传统经纪业务、自营业务都是下降的)。我们再借用上面的话,资本是逐利的,当证券公司发现信用收入即非佣金收入甚至能够超过佣金收入的时候,开始全员大力推广信用交易业务。
我不知道这对于未来会发生什么,因为在我国过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个情况。
目前的情况是:大一点的券商,融资的比例是:1:0.6或1:0.8,中间的差不过是1:1,即你有100万可以融资100万。而小一点的券商,有的竟然高达1:2.5、1:3,即你有100万,可以融资250万到300万。
而且融资标的,也从最开始的100多家到9月22号的900家,占到全市场的80%。正式因为这些因素,导致了信用交易发生了巨大而猛烈的震撼性的发展。
这个猛烈的发展,在历史上都是从未见到的,所以我管这一波行情,叫做“资本推动型”的。
资本推动型的产业,包括交易,都有一个问题,资金是有成本,即他们本来就不是做长线的,短炒是他们的属性。先使用融资融券的,开始制造了明显的赚钱效应吸引后面的人使用融资融券,而融到资金的人,必然会把这个钱投入到市场里,否则就是资本的浪费,造就了资本推动型的牛市。但这个玩法的前提是要有不断的资金投入进来,一旦资金跟不上了,这个玩法本身就会出问题。
1、早起融资赚到的人,做短的属性导致一旦行情的获利难度加大,就会去想获利了结。
2、后期融资没赚的人,因为资金成本,会选择风险控制。
3、后期融资却赔的钱,因为杠杆,赔钱的速度会额外大,证券公司只是在解决了自己的风险,并没有深度考虑客户的风险,而这种破坏性推广会出现大量的无风险控制能力的投资者。如果行情下跌10%-15%,就会出现大量的信用交易的证券公司的强平行为,这个量级目前还不好估算。
回头看看昌九生化的案例吧,它不会是最后一只。
而我们根本没有做好应对这个事情的准备,因为强平而引发出来的风险,我预料不到会有多大,在中国的证券史上也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