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徐小明:周四操作策略

(2014-05-21 16:21:20)
标签:

股票

每日操作策略

盘口

徐小明

徐小明:周四操作策略

 

点击进入明日(522)盘中同步分析提示

 

今天主要讲讲多周期以及多指数之间的共振。

 

我们先就一个指数来说,比方说最常见的上证指数:

 

1、日线:上证指数日线一直没有创出1993点的收盘价最低,因为判断结构是以收盘价格为基础的,所以上证指数处于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没有形成结构,因此应该判断为日线是下跌过程中的。

2、60分钟线:上证指数60分钟线,形成了底部结构,MACDDIF值转折是在今天早盘的10:30才转向,但收盘最低价格是在周一收盘后形成,协调性不太好。

3、30分钟线:上证指数30分钟线,不形成底部结构,因为如果跟之前的第三个峰值进行对比就会间隔两个峰值,判断结构最多只能隔一个峰值,最好是相邻的两个峰值进行比较,太远的不行,所以30分钟也不形成结构。

4、15分钟线:上证指数15分钟,也不形成结构,虽然价格创新低,趋势类指标的低点不创新低,但绿角线只有1根,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指出,底部钝化结构至少要有两根绿角线,也就是说钝化都没有形成,更别说结构了。

 

然后我们再把这些周期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就会得出一个相对成熟的、多周期共同作用的结论:下降途中的,某一波60分钟小反弹,级别在60分钟里也比较小。

 

如果我们找到了一个日线也有结构,60分钟、30分钟等也有结构,这就是一个共振的结构,这种形成低点的概率就会高很多。

 

实际上多周期分析,就是综合考虑多个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多指数分析,是为了解决单一指数的问题定性的,多指数如果得出一个结论,肯定要比单一指数形成的结论要稳定性强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