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明:股指期货国内外对比看问题在哪?
每逢市场大幅下跌,股指期货就被骂的狗血淋头,但骂股指期货的其实绝大多数都骂的不对,为防止这个事态进一步发展,我觉得有必给大家通过国内外股指期货对比的方式来谈谈问题在哪。
股指期货做为上个世纪金融市场最伟大发明之一,在国外已经历经30余年,怎么到国内就完全变了味呢?美国道琼斯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日经225指数等在股指期货推出的初期指数都是下跌的,但随后(最快几个月以后)市场就大幅飙升,也就是说,不分原因的把下跌怪罪到股指期货上,是毫无道理的,有时候我看中金所也挺无奈的,因为在中金所而言,中金所没做错什么,完全躺着中枪啊。
从国外的股指期货机构的结构来看,做空的主要是做市商,这跟我们券商的自营盘差不多,他们做的是股票多与股指期货空,也就是说是交易方式本身属性导致他们做空是正常的,国内券商大面积做空其实并没有错。但券商确实没有考虑市场的承受力问题,以及自营盘大面积做空对市场的影响,因为这并非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追求利益最大化才是他们的第一诉求。
但国外的一些配置型基金,确是做多的最根本力量,他们也是机构,刚好跟做空的机构能够形成抗衡,比方说指数型基金,股指期货的杠杆将释放大量的资金,股指期货是他们非常喜欢的金融产品。国内也有很多指数型基金(ETF),大家购买基金,基金再够买一揽子股票,以获取跟指数同步。但国内的这些基金,如果做股指期货的配置而非做一揽子股票,那么就会节省出非常大额的现金,指数基金何尝不想这么做呢?
但证监会要求基金公司交易股指期货额度不准超过总额的10%,这大大的降低了这部分基金做多的动力,所以做多的机构始终没有培养起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基金公司在投资标的里没有股指期货这一项,如果投资股指期货是违规的,可是当年权证推出来的时候,管理层是给了权证投资的豁免权的。
这两个原因,导致做多的机构没有培养起来,导致做空的机构变成了净空头,导致多空严重失衡,导致行情自机构进来之时开始连年下跌,导致了病态的股指期货市场,导致了行情一跌就挨骂。
嗯,该骂,但大家得想想到底是应该骂什么。
加载中,请稍候......